壹、賞析
《湘妃怨·夜來雨橫與風狂》是元代文學家阿魯威所作的壹首散曲。這首曲寫的是暮春的怨艾,以景述情。風雨落花,殘蜂剩蝶,鵑聲綠楊,都是古代詩詞傷春的習見景象。該曲兼收並蓄,卻使人既不覺陳腐,又不嫌堆砌。該曲抒發了作者的傷春之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不得遄歸的苦悶。
二、由來
本曲出自1590年明代的《琴書大全》。吳宗漢傳譜。樂曲描寫了這樣壹個傳說:舜崩於野,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瑛非常悲痛,哭落的淚水滴在竹子上,在竹子上留下了壹塊塊的淚斑,後人就稱這種竹子為“湘妃竹”。
擴展資料:
作品出處:今存小令十九首
文學體裁:古琴曲
作者:阿魯威
整理:琴之界
夜來雨橫與風狂,斷送西園滿地香。
曉來峰蝶空遊蕩,苦難尋紅錦妝。
問東君歸計何忙?
盡叫得鵑聲碎,卻教人空斷腸。
漫勞動送客垂楊!
譯文:
夜來肆虐著暴雨狂風,把西園的芳菲壹掃而空。到早晨蜜蜂蝴蝶飛來飛去,無所適從。只恨找不到往日盛飾的花容,春神啊,妳為何要歸去匆匆!妳壹味讓杜鵑啼破了喉嚨,卻教人徒然心痛。那垂楊無端牽進了送行之中,壹回回不得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