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
拼 音?
jīng?
部 首?刂
筆 畫?9
五 行?水
繁 體?荊
五 筆?AGAJ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1.灌木。種類很多。多叢生,枝條柔軟,可編筐簍。
2.古時用荊條做成的刑杖:負~請罪。
3.春秋時楚國也稱荊。
相關組詞
荊條
[jīng tiáo]?
荊的枝條,性柔韌,可編制筐籃、籬笆等。
識荊
[shí jīng]?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壹識韓荊州。”?表示願拜見韓。後因以“識荊”為初次見面認識的敬辭。
負荊
[fù jīng]?
戰國時,廉頗和藺相如同在趙國做官。藺相如因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想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處處退讓。後來廉頗知道了,感到很慚愧,就脫了上衣,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請他責罰(見於《史記·...
荊草
[jīng cǎo]?
泛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小灌木。
荊芥
[jīng jiè]?
壹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二尺左右,葉對生羽狀分裂,裂片披針形,開淡紅色的唇形小花;全草入藥。
荊楚
[jīng chǔ]?
1.荊為楚之舊號,略當古荊州地區,在今湖北湖南壹帶。
黃荊
[huáng jīng]?
木名。牡荊的別稱。
荊山
[jīng shān]?
1.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漳水?發源於此。山有?抱玉巖,傳為?楚?人?卞和?得璞處。《書·禹貢》:“導?嶓冢,至於?荊山。”孔?傳:“荊山?在?荊州。”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江水二》:“《禹貢》:‘荊?...
問荊
[wèn jīng]?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很長,從根莖的節上長出直立的莖。春季長出的莖沒有分枝,頂端有筆頭狀的穗,嫩時可以吃;夏季長出的莖有分枝,綠色,有退化的葉片。利用孢子進行繁殖。
荊高
[jīng gāo]?
荊軻?和?高漸離?的並稱。後泛指任俠行義的人。清?錢謙益《鹹子詩序》:“少壯為諸生時,流觀經史,每及?椒舉?之班荊,繞朝?之贈策,荊?高?燕?市之飲泣……輒為引觴擊節,曳袖起舞。”清?陳維崧《賀新郎·題沙介臣詞》詞...
荊花
[jīng huā]?
1.即紫荊花。觀賞植物,春天開花,花紫紅色,布滿全枝,連成壹片,爛漫如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