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句作者把“親愛的”身影比作“彩布”,二、三句說“彩布”已經裉色,變得模糊。四、五句作者托物(她)言誌,說他的思緒要去尋找“紅花正當時”的美。
六至十句把“親愛的”比作“海洛因”,將自己當作“毒品癮君子”,說自己對“海洛因”上了癮,不能自拔。
十壹句作者把“親愛的”比作“白雲”;十二至十五句作者托物(她)言誌,抱怨“白雲”不聽話,沒有在自己的藍天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十六句至十九句作者把“親愛的”比作“帆船”,抱怨“帆船”不聽話,漂泊在沒有作者“信念指引”、沒有航線和燈塔的生活海洋裏。
二十至二十三句作者直抒胸臆,請求“親愛的”不要離開自己,否則自己還要進壹步“中毒”,而且是要“中壹種毒的毒”。
《左岸》分行排列,具備了詩歌最基本的外在形式;但其語言、韻律、情感、形象、聯想和意境並不符合詩歌的規範,缺乏詩歌應有的品質。
壹
詩歌講究語言美,要求語言精練、準確、生動。如“妳的笑容燦爛如陽光,整個世界因為妳而更加明亮 ;壹種曇花綻放時的風采 ,把每壹塊空間都寫滿芬芳。”(作者不詳)
《左岸》用詞不準確。第壹句把“親愛的”比作“彩布”,比喻不恰當,不僅沒有“美感”,而且還不如別人將“女人”喻為“衣裳”有價值;六句把“親愛的”比作“海洛因”,令人作嘔,讓天下的女人方寸大亂、回腸九轉;七至十句作者把自己當作“毒品癮君子”,更是令人痛惜!
《左岸》句子支離破碎如散沙。如十二至十五句作者抱怨“白雲”沒有在自己的藍天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實際上是壹個句子,作者卻將其分割成四行,有了詩歌的“形”而缺乏詩歌的“魂”。難道壹句話分割成幾行就變成了詩?
《左岸》結構松散如“邦聯制國家”。作者多用“散句”,任意切割句子,到頭來自己連標點符號也無從下手,只好放任自流,讓讀者如墜雲裏霧裏沙塵裏。試問:中國語言文字的標點符號在詩歌創作中可以取消了嗎?
二
詩歌講究韻律美,要求句子押韻、節奏和諧、語感順暢。如“妳的聲音如山泉般清亮,每壹個音符都有著鴿子的翅膀 ;那壹種風裏飛翔般的悠揚,吹散人們心裏的每壹縷憂傷。”(作者不詳)
《左岸》邏輯混亂。如壹至三句作者把“親愛的”比作已經“裉色”、變得“模糊”的“彩布”,四、五句說他的思緒要去尋找“紅花正當時”的美(有嫌棄“親愛的”之意,有“移情別戀”之嫌);六至十句卻把“親愛的”比作讓他念念不忘、如醉若狂的“海洛因”,二十至二十三句作者甚至苦苦哀求“親愛的”不要離開自己,否則自己還要“中壹種毒的毒”——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又如十二至十五句作者抱怨“白雲”沒有在自己的藍天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試問:腳不著地、漂浮不定的“白雲”怎麽在藍天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因為《左岸》句子支離破碎如散沙、結構松散如“邦聯制國家”,再加上句子不押韻,所以節奏無法和諧,語感無法順暢,缺乏詩歌固有的韻律美。
三
詩歌講究情感美,要求言為心聲,抒發真情。如“我如果愛妳……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妳站在壹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每壹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享霧藹、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裏:愛——不僅愛妳偉岸的身軀,也愛妳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樹》)
《左岸》壹至三句把“親愛的”比作已經“裉色”、變得“模糊”的“彩布”,四、五句作者托物(她)言誌,說他的思緒要去尋找“紅花正當時”的美(不是眼前已經“裉色” 的變得“模糊”的“彩布”的美)。作者抒發了什麽樣的真情?七至十句作者托物(她)言誌,說自己對“海洛因”如醉若狂,不能自拔。作者又表達了什麽樣的心聲?
四
詩歌講究形象美,要求形象具有典型性、生動性和審美價值。如“我如果愛妳——絕不象攀援的淩霄花 ,借妳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妳——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象險峰,增加妳的高度,襯托妳的威儀。”(舒婷《致橡樹》)
《左岸》六句把“親愛的”比作“海洛因”,令人作嘔,讓天下的女人方寸大亂、回腸九轉。七至十句作者托物言誌,說自己對“海洛因”念念不忘、如醉若狂,毫無掩飾地把自己塑造成“毒品癮君子”,實屬是非不清、榮辱顛倒。十壹至十二句把“親愛的”比作“白雲”,把自己比作“藍天”;十六句至十九句作者把“親愛的”比作“帆船”, 把自己當作“上帝”,要求“帆船”接受自己的“信念指引”,有狂妄自大之嫌!二十至二十三句作者哀求“親愛的”不要離開自己,否則自己還要“中壹種毒的毒”,有恐嚇、要挾之嫌!
五
詩歌講究聯想美,要求聯想自然,沒有牽強附會。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相似聯想。李白《靜夜思》)又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逆反聯想。王維《使至塞上》)①
《左岸》聯想不自然,不符合邏輯。如六句由“親愛的”聯想到“海洛因”,十壹至十五句由“白雲”聯想到“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
六
詩歌講究意境美,要求主觀感受(意)和客觀景象(境)融為壹體,構成那種既不同於生活真實、又可感可信,並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② 如“妳從雪山走來,春潮是妳的風采;妳向東海奔去,驚濤是妳的氣概。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妳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們贊美長江,妳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妳有母親的情懷。”“妳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妳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妳用純潔的清泉,灌溉花的國土。妳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我們贊美長江,妳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妳有母親的情懷。”(胡宏偉《長江之歌》)
《左岸》也有“意”和“境”。壹句至五句,作者的“意”是要去尋找“紅花正當時”的美,詩中的“境”是“彩布”已經“裉色”、變得“模糊”;六至十句,作者的“意”是“海洛因讓我上癮、中毒”,詩中的“境”是“親愛的”像壹塊海洛因;十壹至十五句,作者的“意”是“白雲沒有在我的藍天下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詩中的“境”是“親愛的”美麗如白雲;十六至十九句,作者的“意”是“帆船”沒有接受自己的“信念指引”,詩中的“境”是“帆船”漂泊在沒有航線和燈塔的生活海洋裏;二十至二十三句,作者的“意”是“帆船”離開了左岸作者就會“中壹種毒的毒”,詩中的“境”是“帆船”要離開作者的左岸。這樣的“意”和“境”,能構成那種既不同於生活真實、又可感可信,並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嗎?能給讀者以美感嗎?
綜上所述,《左岸》是壹首沒有按照詩歌規範創作的“假詩”,俗稱偽詩。閱讀這首詩,我們不但絲毫沒有品味到詩歌固有的語言美、音律美、情感美、形象美、聯想美和意境美,反而深切地感覺到:作為“文學貴族”的詩歌,她尊貴的“貞操”被作者深深地“玷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