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名句100句及翻譯如下:
1、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資治通鑒?唐紀》
翻譯:
木心不直,它的紋理就會歪歪斜斜,用這種木材制造的弓,雖然強勁,可是發射出去的箭不會射中目標。比喻如果心術不正,做的事就不會走正道。
2、能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資治通鑒?宋紀》
翻譯:
能選擇別人的長處去學習它,這種長處自然也就屬於自己了。
3、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資治通鑒?唐紀》
翻譯:
德行勝過才能,叫做君子;才能勝過德行,就叫做小人。
4、不誠於前而曰誡於後,眾必疑而不信矣。——《資治通鑒?唐紀》
翻譯:
事前不誠實而事後卻表白自己誠實,這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懷疑而讓人不相信自己。
5、好勝人,恥聞過,騁辯給,眩聰明,厲威嚴,恣強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資治通鑒?唐紀》
翻譯:
爭強好勝,不願意聽到別人提缺點,喜歡放開自己的舌尖而馳騁辯才,顯示小聰明,對人過於苛刻嚴厲,頑固不化且自以為是。這六點,都是君主應當特別加以警惕的毛病。
6、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機;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資治通鑒?漢紀》
翻譯:
千鈞重的弩弓,不會為了射壹只小鼠而開動;萬石重的大鐘,不會因為壹根草莖碰撞而發出聲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處,大事不會因小的動靜而啟動。
7、聰明流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壅蔽。——《資治通鑒?漢紀》
翻譯:
聰明通達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聽得少、見得少的人要避免閉塞無知。
8、得財失行,吾所不取。——《資治通鑒?陳紀》
翻譯:
獲得財物卻喪失了德行(得不義之財), 這樣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9、去就以道,可謂君子矣。——《資治通鑒?晉紀》
翻譯:
離開自己的職位,或繼續留任,都能出於正理,這就是高尚的人了。
10、夫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叠用,理如循環。——《資治通鑒?唐紀》
翻譯:
讓他升任,是為了獎勵他的功勞;罷免他,是為了懲罰他的過錯。這兩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11、丈夫壹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唐紀》
翻譯:
大丈夫答應別人壹句話,即使許以千金也不會改變。
12、凡人之情,窮則思變。——《資治通鑒?唐紀》
翻譯:
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沒有辦法之時,就會設法改變現狀。
13、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潔。——《資治通鑒?漢紀》
翻譯:
標桿彎曲,其影子也壹定是歪歪斜斜的,源頭清澈,水流也壹定是清清潔潔的。
14、老禾不早殺,余種穢良田。——《資治通鑒?陳紀》
翻譯:
殘留在地裏的頭季稻谷不早點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會使良田荒蕪。
15、立功者患信義不著,不患名位不高。——《資治通鑒?晉紀》
翻譯:
立功的人擔心自己的信義不顯著,而不必憂慮自己的名譽和地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