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高三語文下冊第四章屈原列傳知識點總結

高三語文下冊第四章屈原列傳知識點總結

 字音

 嫻(xián)於辭令屬(zhǔ)草稿未定,慘怛(dá)讒人間(jiàn)之帝嚳(kù),靡(mǐ)不畢見舉類邇(ěr)濯(zhuó)淖(nào)蟬蛻(tuì)皭(jiào)然

 滓(zǐ)既絀(chù)商於(wū)屈匄(gài)哺(bū)其糟溫蠖(hu)啜(chu)其醨(lí)汶汶(méi?méi)

 壹、通假字:

 1、離騷者,猶離憂也。

 2、人窮則反本

 3、靡不畢見

 4、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5、自疏濯淖汙泥之中

 6、屈平既絀

 7、齊與楚從親

 8、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9、亡走趙,趙不內

 10、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二、詞類活用:

 1、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3、讒諂之蔽明也

 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

 6、明道德之廣崇

 7、蟬蛻於濁穢

 8、厚幣委質事楚

 9、其後楚日以削

 10、時秦昭天與楚婚

 11、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13、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

 14、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三、古今異義:

 1、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

 2、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3、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

 4、顏色憔悴

 5、形容枯槁

 6、而能與世推移

 四、特殊句式。

 (壹)判斷句:

 1、“離騷”者,猶離憂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國。

 4、此不知人之禍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動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3、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4、而自令見放為

 5、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6、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7、是以見放

 8、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

 (三)狀語後置句:

 1、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3、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

 (四)定語後置句: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賓語前置句:

 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五、成語

 1、懷瑾握瑜: 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2、博聞強誌: 見識廣博,記憶力強。又作“博聞強記”“博聞強識”。

 3、彈冠振衣: 整潔衣冠。

 4、與世推移: 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5、兵挫地削:挫:失敗,削:削減,分割。軍隊戰敗,土地被分割。

 六、梳理脈絡

 用文中五個字概括出人物經歷。

 任(第1節)—疏(第2節)——絀(第4節)—遷(第10節)—沈(第11節)

 七、重要語句翻譯: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類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於困境就會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極其勞苦疲倦的時候,沒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叫父母的。)

 2、其文約,其辭微,其誌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他的文筆簡約,詞意精微,他的誌趣高潔,行為廉正。文章描寫的'是普通事物,但意義卻非常重大,列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含義卻十分深遠。)

 八、屈原(約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人。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作品:《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屈原的詩作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壹座豐碑。它吸收民間形式,創造了壹種句法參差多變的新詩體“楚辭”,是詩歌形式的壹次大解放。它繼承和發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壹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