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的意思:看見某種嚴重情況而內心震驚,形容事態嚴重,引起轟動。
觸目:眼睛看到;驚:震驚。眼睛看到,內心感到吃驚。形容事態嚴重;令人震驚。也作“怵目驚心”、“驚心怵目”。
連動式結構成語;通常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事態嚴重的情況,和讓人震驚的場面,造句參考:影片中壹個個觸目驚心的鏡頭充分揭露了敵人的法西斯暴行。
近義詞:膽戰心驚,讀音為dǎn zhàn xīn jīng,戰:通“顫”發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出自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驚心動魄,讀音為jīng xīn dòng pò,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觸目驚心的出處:
清林則徐《頒發禁煙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謂言之不早也。”
示例:又因他姓赤,惟恐廁內倘有赤痢血痔之類,也好教他觸目驚心,時常打掃:因此把他派了。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