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記》
元代,高明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白話文釋義:
為什麽我心屬明月,而明月卻偏偏照著臭水溝、下水道。
雕落的花瓣隨著流水飄去,流水卻沒有心思看落入水中的花瓣。
寓意: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妳,妳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即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擴展資料:
《琵琶記》寫於元代,故事講述了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的悲歡離合,***四十二出。
這部作品是壹部勸忠勸孝之作,也是壹部思想內容極為豐富的主題多義之作。在幾千年的古代社會中,中華民族長期形成並逐步發展起來的忠孝節義等社會道德觀念,包含有好的和壞的兩種成份,古代的孝道亦然。
在古代的孝道中,有維護父母的絕對利益,要兒子作出無謂的犧牲,作奴隸式的服從,諸如“父要子亡,子若不亡,則為不孝”,或“割股救母”之類的愚孝,這是壞的。
有熱愛父母,善事父母,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使父母安度晚年而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是賢孝,這是好的。
《琵琶記》意在宣揚賢孝,宣揚孝道中好的壹面,宣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這對今天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百度百科-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百度百科-琵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