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超標的原因有供氧環境發生變化、自身因素。
1、供氧環境發生變化。
二沈池中產生的汙泥主要來源於脫落後的生物膜,由於生物膜中主要為好氧菌,在供氧環境由好氧轉化為厭氧,大量的好氧菌體破裂,細胞質溶出,部分被兼性菌與厭氧菌利用合成菌體,部分進入水體成為為降解的COD。由於大量的汙泥存在,使得二沈池內的COD不降反升。
2、自身因素。
企業生產中產生的COD會過高,如食物廠中的殘余物、電鍍行業酸洗廢水以及化工廠中還原性物質等都會導致COD超標。
化學需氧量即COD表示在強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氧化壹升汙水中有機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汙水中的有機物量。壹般測量化學需氧量所用的氧化劑為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使用不同的氧化劑得出的數值也不同,因此需要註明檢測方法。為了統壹具有可比性,各國都有壹定的監測標準。
擴展資料COD超標意味著水中含有大量還原性物質,其中主要是有機汙染物。化學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機物汙染越嚴重,這些有機物汙染的來源可能是農藥、化工廠、有機肥料等。
如果不進行處理,許多有機汙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沈積下來,在今後若幹年內對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後,河中的生態系統即被摧毀。
人若以水中的生物為食,則會大量吸收這些生物體內的毒素,積累在體內,這些毒物常有致癌、致畸形、致突變的作用,對人極其危險。
百度百科-化學需氧量(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