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唐·李群玉《 奉和 張 舍人 送秦煉師歸岑公山》詩:“蘭浦 蒼蒼 春欲暮, 落花流水 怨離襟。”五代南唐·李煜《 浪淘沙 》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間 ”
繁體寫法: 落蘤流水
註音: ㄌㄨㄛˋ ㄏㄨㄚ ㄌㄧㄨˊ ㄕㄨㄟˇ
落花流水的近義詞: 狼狽不堪 狼狽:又作狼貝、狼跋。形容疲憊、窘迫的樣子 壹敗塗地 形容徹底失敗,無法收拾局面
落花流水的反義詞: 得勝回朝 原指打了勝仗回到朝廷報功,後泛指勝利歸來 凱旋而歸 打仗得勝後返回。
成語語法: 聯合式;作補語;含貶義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be shattered to pieces
俄語翻譯: громить в пух и прах
日語翻譯: 慘敗(さんぱい)したさま
其他翻譯: <法>tomber en décadence <mis en déroute>
成語謎語: 雨加雪;牡丹江上遊;飄雪下雨
讀音註意: 落,不能讀作“là”。
寫法註意: 花,不能寫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