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政刺殺韓傀(字,俠累),那麽他成功後為何先毀容後自殺?其實不想連累家人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心中有高於生命的行為準則,且聽飛魚先從嚴仲子說起慢慢道來。
嚴仲子和俠累的恩怨。
說到這,妳可能會有疑問,聶政刺殺韓傀和嚴仲子有什麽關系,這是因為嚴仲子是聶政的?雇主?,那麽嚴仲子和俠累究竟有什麽深仇大恨,非要鬧到妳死我活的地位呢?
其實,史書裏他們倆的恩怨並沒有確切的記載,《史記》中也只有寥寥數字:與韓相俠累有卻,但是別著急,因為《東周列國誌》的作者馮夢龍先生為我們把這塊空白給填滿了,馮先生是這樣說的,嚴仲子和俠累本是八拜之交,因為嚴仲子是有錢的商人,就資助俠累坐上了韓國的相國。
但是俠累富貴了之後,卻對嚴仲子閉門不見,後來嚴仲子自己見到了韓侯,等到嚴仲子要被重用的時候,俠累又從中阻撓,這下徹底惹惱了嚴仲子,於是乎,嚴仲子周遊列國,尋求刺客要殺死俠累(《東周列國誌》記載:嚴遂聞之大恨,遂去韓,遍遊列國,欲求勇士刺殺俠累,以雪其恨)。
其實這並不符合史實,只是馮老先生杜撰罷了,首先,俠累是韓侯的叔叔,他能當丞相和嚴仲子應該沒有關系,其次,當時商人地位低下,俠累也不會自降身份和嚴仲子結交,那麽真實的原因是什麽呢,極大的可能是因為俠累要在韓國推行某項改革,觸及到了大商人嚴仲子的利益,而使其下了殺心。
嚴仲子放長線釣大魚。
嚴仲子為了尋求刺客周遊列國到了齊國,他發現了壹個能擔此大任的人,此人就是聶政,於是嚴仲子就開始了金錢策略,此時正值聶政的母親過壽,嚴仲子也不吝嗇,拿出壹百鎰黃金為其母祝壽(《史記》記載:酒酣,嚴仲子奉黃金百溢,前為聶政母壽)。
聶政是個有骨氣的人,面對巨金絲毫不為所動,以家有老母在堂,不敢以身許人的理由拒絕了,但是嚴仲子並不氣餒,等到聶政的姐姐結婚時,嚴仲子又為其備了體面的嫁妝,此後,有事沒事就去找聶政喝酒聊天。
聶政刺俠累壁畫
自此,嚴仲子的活動結束了,很久之後,聶政的母親去世了,這次嚴仲子並沒有去找聶政,而他卻主動去找嚴仲子了,並決定報答他的知遇之恩,嚴仲子就把自己的仇人是俠累告訴了聶政,當嚴仲子想要為其安排助手時,聶政以人多眼雜會泄露機密為由拒絕了,而孤身壹人前去刺殺俠累。
到了韓國,聶政也沒猶豫,直接跑入了韓國相府,上前就刺殺了俠累,俠累身邊的護衛大亂,聶政又殺死十余人,隨後以劍割面,摳出雙眼,剖腹自盡(《史記》記載: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
聶政之姐以死傳弟名。
聶政死後,因為毀容並沒有人認得,韓侯就懸賞千金要為自己的叔叔報仇,但壹無所獲,本以為事情就這樣會不了了之,但等到人們快要忘卻的時候,卻跑來壹個女人前來認屍,抱著屍體哭訴著說,這是我的弟弟聶政。
戰國俠客
周圍人就對其說,韓侯重金尋其身份,您怎麽還敢來認屍呢,聶政的姐姐就對旁人說,我弟弟割面就是為了不連累旁人,此等大義,我怎能忍弟弟的賢明被埋沒呢,隨即痛絕命於聶勝身旁,(《史記》記載:妾其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
正如南宋徐鈞詩曰:為母辭金義且仁,卻甘為盜忍輕生。若非有姊揚風烈,千古誰知壯士名。
聶政刺殺俠累成功後為何先毀容後自殺?不想連累家人只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聶政不願因自己的身份而讓嚴仲子受到牽連,當他辭別嚴仲子為其安排助手時那句:失則語泄,語泄則使韓舉國而與仲子為仇,就是最好的證明。
從?聶政刺殺韓傀?說起,淺談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下尚存的仁俠之義,聶政刺殺韓傀,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而不惜自己的生命。
遊俠
聶政拒絕嚴仲子的百金厚禮,是仁,其母死後,聶政主動找到嚴仲子要報恩,是信,刺殺成功後,對自己的毀容,生怕連累旁人,是義,報了恩情之後,不願留名,是俠,而蒲松齡對其的高度評價也名副其實(具體評價參見開篇引用之詞)。
禮崩樂壞下的春秋戰國,有此等仁俠之士,足以證明,當壹個人心中有堅定的道德尺度的時候,無論處於什麽樣的環境,都不會被左右,為了堅守這份底線,哪怕用生命作為代價也在所不惜,這群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也永遠不會枯竭。
此類人也正如太史公司馬遷為《遊俠列傳》做序時所言壹樣: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背言 ,義者有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