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節的意思是改變向來的誌節操守,多指降敵。
1、改變誌節;失節。
《楚辭·九章·思美人》:“欲變節以從俗兮,_易行而屈誌。”王逸註:“念改忠直,隨讒佞也。”
葉紫《山村壹夜》:“我不相信這樣的壹個好的人,會忽然變節!”
2、謂改變舊習,折節向善。
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蘇渙》:“後自知非,變節從學,鄉賦擢第,累遷至禦史。”
《北齊書·崔肇師傳》:“肇師少時疏放,長遂變節,更成謹厚。”
3、轉換時節。
南朝·梁簡文帝《梅花賦》:“寒圭變節,冬灰徙_,並皆枯悴,色落搖風。”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序》:“五行叠終,四時更廢,君臣取象,變節相移。”
變節造句:
1、他毫不客氣地索回了密碼本,不動聲色地處理了變節分子,並假裝無意地不時透露些部隊“情況”。
2、不為窮變節,不為錢易誌。
3、不過原來這是編劇為高潮推波助瀾地刻意安排,苗僑偉非但沒有變節,更是之前號稱的“第六位臥底”。
4、楚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窮困而變節。
5、這使大家深受教育,絕大多數難友們認識到“悔過書”這張紙是決定自己是英雄還是變節分子的“試金石”。
6、江青的案卷,公開的、秘密的,我都全看過了,沒有發現江青被捕時有自首變節的問題。
7、讀書明理的人品行偽善,就同狡詐的小人肆無忌憚地作惡沒有區別,如果正人君子中途變節,還不如奸詐小人改過自新。
8、金竹千年不變節,雲松萬年不彎腰。
9、他們還是防備他可能變節,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10、進入和平年代,遠離的戰爭硝煙,沒有了生離死別的須臾考驗,但壹些人也在追逐安樂中逐漸精神沈淪,直至信仰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