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貔貅拼音怎麽讀

貔貅拼音怎麽讀

讀音:[pí xiū]

釋義:

古書上說的壹種兇獸 。

.比喻勇猛的部隊。

歷史起源:

貔貅,又名天祿、 辟邪、百解,***四個名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神獸, 龍頭、馬身、麟腳,形似 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 妖魔鬼怪、 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傳說貔貅觸犯天條, 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

外貌形態: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壹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壹角並後仰。

很多人認為貔貅就是現在的 大熊貓,《史記·五帝本記》中記載,4000多年前,黃帝馴養虎、豹、貔貅(大熊貓)等威猛動物為軍隊沖鋒陷陣,在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戰敗了炎帝。

還有壹種說法認為,貔貅在古代有兩種,分別是單角貔貅和雙角貔貅,有人說單、雙角區別公(為貔)母(為貅),還有人說是區別善惡,總之是有單角貔貅的,而今多數都是單角貔貅,已經很難看到雙角貔貅了。

史書記載:

《?漢書》“西域傳”上有壹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 獅子、 犀牛”。 孟康註曰:“桃拔,壹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 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壹種 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壹(此外是龍、 鳳、 龜、 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 氏族的 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天祿獸”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征,稱為“帝寶”。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辟邪”。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但也有古代詞人以貔貅喻兇,南宋女詞人 徐君寶妻有詞《?滿庭芳·漢上繁華》“壹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貔貅被說成 兇獸,以喻元兵。《?新華字典》上貔貅詞條:①古書上壹種兇猛的野獸;②比喻勇猛的軍隊。可見貔貅不壹定是 瑞獸。

古籍中的兩種 猛獸。《 逸周書·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為可服?”《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司馬貞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遼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

多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唐 張說《王氏神道碑》:“赳赳將軍,豼貅絕羣。清 畢著《?紀事》詩:“乘賊不及防,夜進千貔貅。” 柳亞子《?讀史》詩之七:“綠林家世擁貔貅,乳臭兒郎據上流。”

前有摯獸,則載貔貅。——《禮記·曲禮》

比喻 驍勇的部隊,多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

明· 劉理順《送袁環中( 袁可立子)督寧遠餉》:“以供貔貅用,騰驤月不同。

南方銀行門前大多是貔貅,北方 石獅多壹些,北方大多銀行前正門兩側的石獅左公右母,公獅張口註視來往信眾;母獅子閉口護子,表現傳統社會 男尊女卑、各司其職的特性。

文字記載《 逸周書·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為可服?

《 史記· 五帝本紀》:“﹝ 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 炎帝戰於 阪泉之野。”

司馬貞《索隱》:“此六者 猛獸,可以教戰。”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遼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2]

《晉書·熊遠傳》——命貔貅之士,鳴檄前驅。

唐 張說《王氏神道碑》:“赳赳將軍, 豼貅絕羣。”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羨威統百萬貔貅,坐安邊境。”

明 劉理順《送袁環中(袁可立子)督寧遠餉》:“以供貔貅用,騰驤月不同。”

羅貫中《?三國演義》結尾詩詞:“ 曹操專權局相府,總領貔貅鎮中土。”

清 畢著《紀事》詩:“乘賊不及防,夜進千貔貅。”

柳亞子《 讀史》詩之七:“綠林家世擁貔貅,乳臭兒郎據上流。”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