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的拼音是fù
如下:
赴,漢語常用字(壹級字),讀作fù,形聲字,最早見於春秋篆文。本義指趨走、前往。後沿兩個方向引申:壹是急速義;壹是往義,由往引申為至、到義,由往亦引申指奔赴義,由奔赴引申為投身,舉身投入、跳入義,由投身引申出依附義。赴,形聲字。
從走,蔔聲。《說文》:“赴,趨也。”徐鍇系傳:“壹心趨向之也。”本義即趨走、前往。《史記·滑稽列傳》:“欲赴佗國奔亡,痛吾兩主使不通。”即用其義。後沿兩個方向引申:壹是急速義。《禮記·少儀》:“毋拔來,毋報往。”
鄭玄註:“報,讀為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急走報喪”義由此引申,後制專字“訃”表之。壹是往義,由往引申為至、到義,由往亦引申指奔赴義,由奔赴引申為投身,舉身投入、跳入義,由投身引申出依附義。晉陸機《擬東城壹何高》詩:“閑夜撫鳴琴,惠音清且悲。
長歌赴促節,哀響逐高徽。”《陳書·周弘正傳》:“今宜赴百姓之心,從四海之望。”此“赴”為順應、應合義,亦屬往義系列。唐韓愈《南山詩》:“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輻湊”,“赴”為聚集義。《莊子·秋水》曰“赴水”義即跳進水中,由此引申出“遊泳”義,是明清時代的事。
春秋金文郵子彭缶中從攴聲,赴缶即行缶,蓋用本義。赴,趨也。聘禮。赴者未至。士喪禮。赴曰君之臣某死。註皆雲。今文赴作計。按古文計告字只作赴者、取急疾之意。今文從言。急疾意轉隱矣。故言部不收計字者、從古文不從今文也。
凡許於禮經從今文則不收古文字。如口部有名、金部無銘是也。從古文則不收今文字。如赴是也。襍記作計不作赴者、禮記多用今文禮也。左傳作赴者、左明述春秋傳以古文。故與古文禮同也。從走。蔔聲。芳遇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