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秦檜的遺書上是如何美化嶽飛,壹代忠將嶽飛的死,與大奸臣秦檜是脫不了關系的。且秦檜遺書的真假也有待考究,具體分析如下:
壹.歷史上,嶽飛被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家人也受到牽連。據歷史記載,嶽飛是北宋時期赫赫有名抗金名將,壹心為國為民,始終將民族大義放在第壹位。壹路披荊斬棘,先後四次從軍,為北宋抗擊金人立下汗馬功勞,深受百姓的愛戴。在他的帶領下,嶽家軍名揚天下,讓金人都非常懼怕,也成為了宋王朝抵禦外敵的堅實力量。
然而遺憾的是,嶽飛生不逢時,遇到了奸臣當道和壹個昏君。宋高宗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同時滿足金人的要求,在秦檜等奸臣的蠱惑和推動下,下了十二道金牌將嶽飛召回京師。即使嶽飛也明白此次可能是有去無法,但身為人臣不能抗旨不遵,嶽飛還是聽從命令回去了。回京後的嶽飛立刻被宋高宗下令逮捕入獄,並以不聽朝廷指揮、對皇權不尊敬和密謀起義等罪名,廢除了他手中所有的兵權。
而實際情況是,這些罪名都沒有任何實質性證據,就像秦檜所說,都是莫須有添加在嶽飛身上的。即使朝中許多官員,民間很多百姓都為嶽飛求情,但也無濟於事,公元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嶽飛和兒子嶽雲還是被宋高宗處死,他的妻子和其他子嗣也被流放到偏遠苦寒之地。據說金人聽到嶽飛冤死的消息後,竟然喝酒慶祝。
直到宋高宗退位,宋孝宗繼位時,嶽飛被平反,沈冤才得以昭雪。後人為了紀念嶽飛,在他的墓前,鑄就了五個跪著的銅像,表示對嶽飛的懺悔,這五個人的身份,就是當年冤枉並謀害嶽飛的秦檜等人。
二.秦檜遺書中,既美化了嶽飛,還將責任推給了皇帝宋高宗。宋孝宗為嶽飛平反後,將已去世的秦檜打入奸臣行列,並革除了他的王爵,由此可見嶽飛含冤而死,是不爭的事實,奸臣秦檜理應遭受萬人唾棄。而在現代發現的秦檜墓中,據說學者們發現了秦檜的遺書,且在遺書中記載了壹些有關嶽飛的事情。壹是告誡後代子孫不準入朝為官,或許是想到自己作惡多端,死後擔心其他官員會報復家人。但秦檜的子孫並未聽從,他的兒子還是走上了仕途之路。
其二是誇贊了嶽飛,說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屬於國家棟梁之才。而有個缺點就是情商不高,尤其是政治方面,不知道該如何討好宋高宗,讓宋高宗對其心生不滿。其三是宋高宗因國窮民疲向金國議和,但嶽飛堅持北伐,讓皇帝決定除掉他。總之,這份遺書的主要意思,是嶽飛的死,都是宋高宗造成的,也就是秦檜想要通過贊賞嶽飛,來推脫責任。
三.秦檜遺書的真實性未知,但他害死嶽飛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另壹方面,秦檜的這份遺書,到底是後人杜撰,還是秦檜本人故意為之,目前尚未有確切的史料可以證實。但無論如何,嶽飛是在奸臣秦檜的推波助瀾,和有心謀害下才喪命,這是秦檜再怎樣辯解,也無法抹除的事實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