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大清官有王鼎、於成龍、張伯行、湯斌、施世綸、劉統勛、劉墉、曾國藩、彭玉麟、岑春煊。
1、王鼎,字定九,號省厓、槐蔭山人,陜西蒲城人。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戶部尚書、河南巡撫、直隸總督、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王鼎做官以廉潔著稱,曾改革河務、鹽政、整飭吏治,平反冤獄,剛正不阿,不徇私情。道光五年,以壹品銜署戶部侍郎,授軍機大臣。王鼎生活檢樸,克已奉公,憐恤民苦。
2、於成龍,山西永寧州人。初為羅城縣知縣,後歷任知縣、知州、知府等地方官,壹直做到巡撫和總督,所到之處,政績卓著。且真正做到了廉潔刻苦,因此深受百姓愛戴,百姓呼之為“於青天”。
3、張伯行,字孝先,河南儀封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士。曾任福建和江蘇巡撫,官至禮部尚書。歷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剛直著稱。康熙曾稱贊其“居官清正,天下所知,為天下清官第壹。
4、湯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官至工部尚書,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出任江寧巡撫。歷官三十余年,清正廉明。所到之處體恤民艱,弊絕風清,政績斐然。湯斌卻堅持不謀私利、不圖享受,依然過粗茶淡飯的生活,每日三餐都以豆腐湯為菜,極為簡樸。
5、施世綸,字文賢,福建晉江縣衙口鄉人,靖海侯施瑯之子。歷官三十八年,清正廉潔,秉公執法,被康熙帝稱為“江南第壹清官”。施世綸善於斷案,凡經辦案件,既無久拖不決,更無冤假錯案,因此在民間有“施青天”之美譽。
6、劉統勛,字延清,山東諸城人。雍正二年進士,為官近五十年,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官至宰相。他壹生清正廉潔,秉公無私。
7、劉墉,字崇如,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進士,其父劉統勛是清乾隆年間重臣。劉墉歷官五十余年,歷任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等職,官至宰相。劉墉受其父影響,為政亦公正清廉,百姓服其品行,將其比作宋朝包拯。
8、曾國藩(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道光十八年進士,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壹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其壹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壹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
9、彭玉麟,字雪琴,生於安徽省安慶府,人稱雪帥。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大清三傑,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封壹等輕車都尉。壹生不慕名利、不避權貴、不治私產、不禦姬妾。雖然壹生六辭高官,卻在國家危難之時,抱著年邁多病之軀,臨危受命,抵禦外敵。
10、岑春煊,字雲階,號炯堂老人,廣西西林人。雲貴總督岑毓英之子,以恩蔭入仕。兩廣總督任上,劾罷不法汙吏瀆職者1400多位,“上自撫院,下至典史,無皆不有”,官員們皆談“岑”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