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背景
據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近期公布的資料分析顯示,在對126所入網醫院報告監測資料中,壹***監測患者1253671人,醫院感染率為3.92%,醫院感染例次發病率為4.13%。某醫院隨機抽取的5位醫護人員手的菌群調查顯示,洗手前平均每平方厘米皮膚表面所含雜菌數為68.2個,經過用普通肥皂流動水洗手3次後,檢測雜菌數為零。
洗手時間:應為10秒左右
有關調查顯示,大多數人每次洗手時間平均不足8秒,有的人甚至只用水沖壹下就認為“萬事大吉”。殊不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很難有效清除手上的細菌。天壇醫院感染科的邵主任提醒人們,僅僅懂得了洗手的重要性還不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正確的洗手方法。
洗手的目的是去除汙垢、有機物和過客微生物。洗手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雖然普通肥皂的用量多少並不影響洗手效果,但凡抗菌產品卻都有個劑量問題,壹般3—5ML。先用自來水將手弄濕,再倒上洗手劑並在手上完全搓開。用力搓動雙手10—15秒,使雙手和手指表面產生摩擦。這裏特別要註意的是,壹定要搓出泡沫兒,讓手掌、手背、手指、指縫、關節部位等都沾滿,然後反復搓揉雙手及腕部,再用流動的自來水沖刷幹凈,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兒為止。
專家指出,觸摸過傳染物品的手,洗時更要嚴格消毒,至少應照以上辦法搓沖5至6遍,使“保險系數”更大壹些。在用清水沖洗時把手指尖向下,雙手下垂,讓水把香皂泡沫順手指沖下,這樣不會使臟水再次汙染手和前臂。
洗手常見六大誤區
解放軍第302醫院專家組組長陳菊梅教授提出洗手常見誤區。
壹、不願洗手
這些人總覺得自己“身體棒”,“抵抗力強”,滿足於“眼不見為凈”,沒有養成洗手的良好習慣。?
二、簡單擦手由於不具備洗手條件,或因沒有水,或因是汙水,只好以擦代洗。吃東西前,或用手絹、手紙,或用衣襟、袖口,隨便擦拭壹下就吃。
三、盆水洗手
乍壹看,確實是在用水洗手,但洗手時盆裏的水已弄臟了。用臟水洗手,手仍然是臟的,同樣達不到洗手的目的。甚至還有多人合用壹盆水洗手,那手被汙染的程度就更為嚴重。
四、不用肥皂洗手
有的雖然是打開水龍頭,用流動水洗手,但不用肥皂或洗滌液,手依然洗不幹凈。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征性地“意思”了壹下,使嫌臟的心理稍微緩和了壹點,但遠沒有解決實質問題。
五、只洗壹遍手
有的用流動水洗手時,雖然也打了肥皂或用了洗滌液,但剛剛搓出點泡沫兒來,就馬上用水沖掉了。由於泡搓時間短、沖洗遍數少,實際上仍不符合科學洗手的基本要求。
六、洗手過勤
天壇醫院的邵主任特別指出,雖然提倡人們要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但洗手也是要有節制的,有些人“勤洗”過頭也不好,甚至是潔癖癥的表現。洗手次數過多,也會對手部皮膚造成傷害。比如手部若有裂口,肥皂的皂液會浸透到裂口裏,易造成細菌感染。
洗手少可引起肝炎等疾病
壹般來說,人們的壹只手上沾附著大約40萬個細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如果手洗不幹凈,後果不堪設想。生活中,有些人手壹閑下來,就摳鼻子、揉眼睛,此時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損,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虛而入,致使健康的身體受到侵襲。
天壇醫院感染科辦公室主任邵麗麗告訴記者,人們不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壹雙“臟手”會帶來很多疾病,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特別現在正值初春,這個季節也是最容易引起各種呼吸道等傳染病流行的時期,如果不註意手部衛生,很容易引起肝炎、腸炎、痢疾等接觸性疾病和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此外,壹些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疾病也有可能通過手傳染病菌和細菌。
專家細節提醒?
1.水龍頭
如洗手池沒有腳控裝置或自動斷流裝置,可用紙巾關閉水龍頭,以免重新汙染雙手,或隨時清洗水龍頭開關。
原因:洗手前開水龍頭時,臟手已經汙染了開關。
2.擦幹雙手
洗完手後,壹定要用幹凈的個人專用毛巾、手絹或壹次性消毒紙巾擦幹雙手,並勤換毛巾。或讓濕手自動“晾幹”,也不失為壹種好辦法。
原因:用臟毛巾或臟手絹,甚至用衣襟擦手,會造成“二次汙染”。
洗手不“講究”很難保證手“衛生”
陳菊梅教授指出,大家也許會感到這樣洗手似乎有點“過分講究”,沒必要這麽小題大做。但科學試驗和實踐經驗都告訴我們,要想衛生,就必須講究,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要講究衛生。如不“講究”,很難保證“衛生”。那些肉眼看不見的致病菌和病毒,對我們是很不客氣的,尤其是傳染病菌和肝炎病毒,特喜歡那些不講究衛生的“馬大哈”,它們無機不乘,無孔不入,壹旦通過我們的手進入口裏,就很難“吐”出來了。
十種情況必須要洗手
1.飯前飯後;
2.便前便後;
3.吃藥之前;
4.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後;
5.做完掃除工作之後;接觸錢幣之後;
6.接觸別人之後;
7.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臟東西之後;
8.戶外運動、作業、購物之後;
9.抱孩子之前;
10.接觸過傳染物品,更要經過消毒反復洗。
兩種護手方法:
洗手目的:去除汙垢和汙染微生物。
方法:肥皂或清潔劑,至少10—15秒。
手消毒目的:去除或殺滅汙染微生物。
方法:抗菌皂、清潔劑或酒精型洗手液,至少10—15秒。
名詞解釋:
普通或非抗菌性肥皂:是指主要用於以物理方法清除汙垢和汙染微生物的各種去汙劑型清潔劑。這種肥皂主要通過機械方法起作用,並無殺菌作用。
洗手:是指清除手上的汙垢和過客微生物清除的過程。
手消毒:是指清除或破壞過客微生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