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隔靴搔癢的意思

隔靴搔癢的意思

隔靴搔癢的意思是: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點。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

詳細釋義:搔:抓。隔著靴子搔癢癢。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點。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 示例:批語家也必須深入生活,否則,~的事情,總是難免的吧! ◎秦牧《鮮荔枝和幹荔枝》。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語·詩法》:“意貴透澈,不可隔靴搔癢。”

近義詞:

不得要領:要:古“腰”字;領:衣領。要領:比喻關鍵。抓不住要領或關鍵。

勞而無功: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隔靴抓癢: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點。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同“隔靴搔癢”。

反義詞:

身臨其境:臨:到;境:境界,地方。親自到了那個境地。

對癥下藥:針對病癥用藥。比喻針對事物的問題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壹針見血: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

例句:

1、但這只是隔靴搔癢而已,因為陰謀論都是自動生成的。

2、他感慨道:其實對於壹個企業來說,任何局外人的評價,往往都是霧裏看花、隔靴搔癢。

3、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有如隔靴搔癢,根本沒切中要害。

4、我雖然聽妳說過巴黎的壹切,但因尚未親自前去體會,總覺隔靴搔癢,甚不過癮。

5、如果沒有實際的寫作經驗,所提的評論便會像隔靴搔癢,難以壹針見血。

6、妳這幾句話有啥用呢?對整個局面來說只是隔靴搔癢,無關大體。

7、制憲會議最後通過的改革方案可能是世上隔靴搔癢的改革方案。

8、不過改革只是對電力市場的補貼和結構進行隔靴搔癢,並沒有涉及整個系統的核心。

9、他提的意見雖多,卻都是隔靴搔癢,無法切中要點。

10、外行人學說內行話,總覺隔靴搔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