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49年國民政府的都城變遷。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
1925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正式成立,都城廣州成為革命中心。
1926年12月13日武漢臨時中央黨政聯席會議的成立,標誌著國民政府已經遷至武漢。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向***產黨舉起了屠刀,發動了反革命政變,並於4月18日在南京另立中央,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同武漢國民政府對峙。9月16日中央特別委員會成立,決定國民政府首都由武漢遷到南京,實現了“寧漢合流”。
1938年元月11日,國民政府機關均由南京遷至重慶,但實際上,軍事及外交部門則駐武漢辦公,武漢事實上是我國臨時首都。
1946年2月5日蔣介石宣布國民政府準備在5月以前還都南京,重慶將永久成為中國的陪都。
1949年1月19日南京政府外交部通知各國使館遷往廣州,26日行政院政務會議決定遷地辦公。2月1日中央黨部由南京遷往廣州,5日開始辦公,廣州又成了國府首都。但立足未穩,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從江西直搗廣東,廣州告急。
10月13日,國府都城再遷重慶。但不久,國民黨在西南戰場上壹敗塗地,川東盡失。11月22日決定再遷都成都。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悵然告別大陸,國民政府都城遷往臺北。
擴展資料
國民政府主席列表
廣州國民政府(主席)
汪精衛?中國國民黨 1925年7月1日 1926年3月23日 因中山艦事件辭去主席職權。
譚延闿?中國國民黨 1926年3月30日 1927年3月11日 汪精衛去職後,代理主席職權。
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胡漢民?中國國民黨 1927年4月18日 1928年2月7日。
譚延闿?中國國民黨 1928年2月7日 1928年10月8日。
蔣介石?中國國民黨 1928年10月8日 1931年12月15日。
林 森?中國國民黨 1931年12月15日 1943年8月1日。
蔣介石?中國國民黨 1943年8月1日 1948年5月20日。
國民黨歷史沿革
早期發展清光緒20年(1894年)11月24日興中會成立。
在中國國民黨的傳統中,將興中會至中國國民黨的發展歷史視為壹脈相承,故以興中會成立的清光緒20年(1894年)作為中國國民黨的創黨之年,而創黨日(黨慶)為11月24日。
在組建和訓練新軍的時候,壹些開明地方大員如張之洞、端方等,註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學總理孫中山總理孫中山生任軍官如蔡鍔、閻錫山、許崇智等,這些知識青年讀過書見識廣,敢於持有不同政見,不同於舊軍官兵愚昧效忠皇權。
同時革命黨人如黃興、宋教仁等註重開展兵運,秘密向新軍中輸送革命分子,如吳祿貞、趙聲、孫武等。
這些軍內革命黨人待命伺機發動起義,1911年武昌首義是新軍起義,然後響應的陜西、湖南二行省,是新軍起義,接下來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也是新軍起義。
除上海、兩廣辛亥革命起義是以民軍商團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義均為新軍起義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說是壹場規模空前的新軍大起義。
百度百科-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百度百科-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