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位於眼底視網膜的中央區域,是眼底正常的組織,顏色比周圍的視網膜稍暗,只有通過儀器才能看到,在眼底檢查時是壹個小暗點。
它是視力最敏銳的地方,能夠識別形狀、大小、顏色、縱深、距離等大多數信號。
另外,日常的視力檢查,都是黃斑在起作用。
而“變性”是指:由於年齡、遺傳、環境、飲食等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黃斑便發生了形態和功能的改變。
壹旦黃斑出現問題,就會看不清視野中心、看東西扭曲變形、出現暗點、視力下降明顯等情況,甚至失明,對生活影響極大。
黃斑變性的原因年齡是目前公認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但還有其他多種原因均可增加黃斑變性發生的幾率。
吸煙與飲酒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可通過血液循環使黃斑受損,吸煙者患AMD的風險比不吸煙者高2-3倍,吸的越勤快、量越多,得病幾率就越大。
過量飲酒也會增加風險,有學者發現,不飲酒的人群與飲酒人群相比,患病風險顯著降低。[3]
飲食
高糖飲食容易導致血糖波動,長期的血糖升高就會造成視網膜損傷。另外,攝入較高脂質也會增加風險。
肥胖
體重指數(BMI)高的人患病可能性更高。
如果您的BMI≥25,妳已經步入了超重行列,需要節制了!
紫外線照射
較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紫外線會抑制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的細胞的增殖,導致光感受器的損傷。
全身疾病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異常、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與疾病之間存在關聯。若中青年人合並這些慢性疾病,就需要警惕。
遺傳因素
隨著現代檢測技術的進步,許多與疾病相關的基因相繼被發現,比如有CFH、HTRA1、ARMS2、VEGF等。
高度近視
由於眼軸不斷拉長,眼球壁向後突出變薄,產生後鞏膜葡萄腫,產生了眼底改變:若形成脈絡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滲漏造成黃斑水腫,就會引起嚴重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