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詞書,精背,A-Z,背到B,放棄。
單詞書,精背,Z-A,背到 T,放棄。
單詞書,瀏覽,看了3遍,壹個詞沒記住,放棄。
單詞書,音義聯想,想出了壹堆亂七八糟的的東西,每次想到的還不壹樣,放棄。
單詞書,詞根法,那麽多詞根,每個還有變形,壹個詞根只能對應幾個詞,效果不大,放棄。
單詞書,詞源法,希臘來的,法語來的,拉丁語來的... 開玩笑,這麽多,放棄。
總結法,形近詞,音近詞,同義詞,反義詞,記住了幾個,然後都混了,放棄。
文曲星法,試過裏邊的猜單詞的學法,但失敗幾次就去打俄羅斯方塊了,放棄。
閱讀法,讀書,不會的就查字典,二十分鐘看壹頁,下次再看,之前查過的詞都沒印象了,放棄。
閱讀法2,寫壹個軟件,提取出電子版中所有我不認識的單詞,先背完生詞,再讀書。提取出來壹看,壹兩千生詞,這麽多,放棄。
軟件法,我愛背單詞的單機版,當時這個軟件有了復習的概念,但還沒有學習計劃,背了幾千個詞,雖然沒記住,但混了個臉熟,再遇到,想不起來也不覺得面生了。
軟件法2,囧記單詞,圖片助記,很輕松,但沒圖我就想不起來,放棄。
軟件法3,做選擇題,看詞選釋義,我太擅長做選擇題了,不認識也能猜出來,只看詞還是不會。
至此,我已經知道我要的是什麽了,我要壹個軟件,輸入要背的詞,自動安排每天我要背什麽,復習什麽,不要有選擇題,只是詞,讓我選擇認識還是不認識,軟件決定如何復習。
我就決定自己寫壹個,在寫之前我打算先看看同類軟件都是怎麽做的。詫異的發現,扇貝已經做到了,做到了我想要的80%左右的功能,在復習算法上有壹些缺憾,我不喜歡打卡,不喜歡每天固定單詞量,也不喜歡什麽學習小組,不喜歡必須要登錄才能用。但它可以通過不同的終端學習,手機,PC之間可以同步,有較標準的發音,這是我自己寫軟件做不到的地方。
於是開始用它來背,具體過程在此說過,為什麽遊戲容易上癮而學習通常不會? - mu peng 的回答,大概幾個月後,詞匯量到了2萬。
詞匯量超過8k的時候,可以體會到詞根的作用,超過15k的時候就可以大概分出它的詞源,到20k就已經可以較流暢的閱讀小說,並通過閱讀增加詞匯。
所以,不是方法沒用,而是詞匯量不夠。不過我還是覺得聯想法意義不大。
以下是經歷各種挫折後總結出的經驗,
1,單詞發音很重要。即使妳不讀,妳也要聽。與中文不同,英文的發音是與拼寫聯系在壹起的,知道怎麽讀,就知道怎麽寫了。
2,老老實實的背基礎詞匯。對於前6k個基礎詞匯,各種方法幫助不大。等到詞匯量多了,自然而然的妳就可以應用詞根詞源,同義反義了。不要浪費時間研究方法。
3,大量,重復。壹天背200,比四天背50效率要高很多。
4,使用軟件。很多人說有書就好了,但背書需要的毅力比用軟件大多了。每人習慣不同,背單詞的軟件很多,可以都試試,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最好軟件可以安排學習,復習任務,不用操心以前學的忘了沒,該不該復習之類的事。
現在,我已經不背單詞了,而是用kindle看書,不認識的詞查不查都沒有關系,或者可以猜出來,或者當它是個生僻字,下次見到再說,這就是閱讀法。但前提是,我已經有了兩萬的詞匯量。
最後,單詞很重要,很多說詞匯量不重要的人,往往都已經有壹兩萬的詞匯了。
update:許多英語的學習方法都是學得已經很好的人,回過頭來幫學習較弱的同學總結的,往往體會不到基礎較弱的同學的難處。作為壹個英語基礎較差的人,我試過各種方法和捷徑,但都不了了之。當我花了幾個月把詞匯量從 5k 提到 25k 時,我才知道原因,詞匯量 5k 和 25k 是不同的世界,5k 的時候,我不會想要多看壹眼不認識的詞,因為太多詞都不認識了,果汁裏的成分,雜誌裏的八卦,不認識的詞太多,就不會想看,也不會記到腦子裏,25k 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詞會想,居然有我不認識的,仔細瞧瞧,然後可能可以根據詞根什麽的猜出來,或者幹脆查字典,然後就記住了。這個時候我才能體會到以前試過的那些學習方法的用處,但前提是,我已經有相當的詞匯量了。
這也是我寫這個答案的原因,從壹個英語較差的人的角度來說下如何學英語,想強調的就是,詞匯量很重要,不可以忽略。很多同學是要應付考試,但我並沒有說過太多的考試技巧,其實我有研究過壹些考試技巧,但那些只能讓妳比自己的實力多考十幾分,關鍵是能力本身,過多的關註技巧會讓人忽視了學習的重點,把做試卷僅僅當成訓練題感的途徑。
高考的時候,題目稍難,做到閱讀理解發現時間不夠,而且文章看不懂,很難形容當時的心情,我算了壹下時間,不可能做完閱讀理解了,後邊還有作文,我就完全放棄閱讀文章,只看題目,根據邏輯關系猜答案。結果正確率是80%,英語成績比英語專業的要求還高3分。
厲害嗎?很厲害,但厲害的不是英語,是心理素質,是猜出題老師心思的能力。這種技巧對英語學習沒有任何好處,有看過我的這個答案的人,學霸們是如何高效率地學習、工作、生活的? - mu peng 的回答,最常見的問題是,為什麽那位學霸走了那麽多彎路,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做什麽都很厲害,反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我學英語也是類似的問題,考試技巧強,掩蓋了英語基礎差的事實,導致我花更多時間在研究方法和捷徑上。
有時候,壹個人的長處,可能會掩蓋自己的短板,從而形成更大的弱點。如果妳有和我類似的經歷,這篇文章就是寫給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