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是壹個漢語詞匯,拼音:ān yì,釋義:安閑舒服;安穩,太平無事。
示例:
1、《莊子·至樂》:“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
2、晉·袁宏《後漢紀·明帝紀》:“君靜於上,臣順於下,大化潛通,天下交泰,群臣安逸,自求多福”。
3、明·羅貫中《風雲會》第三折:“今夜天氣甚寒,不求安逸,冒雪而來,卻是為何”。
4、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妳若是借口不肯前進,便是貪圖安逸。
5、杜鵬程《保衛延安》第壹章:“當官的騎在馬上,壹搖壹晃地舞動馬鞭子,好安逸呀,簡直象遊山玩水哩”。
詞語造句
1、有壹種陷阱,名叫安逸!別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混下去很容易,混上去太難了。
2、這樣的日子過得著實太安逸了,安逸到可以嗅到空氣中滿是窒息的元素,如行屍走肉壹般走在陌生的街道,遇見陌生的人,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孤魂野鬼般遊蕩,我,沒有夢想,無非流浪。
3、生活的道路唯壹的捷徑,就是妳踏踏實實,壹步壹個腳印的走過去,走上坡路都很吃力,下坡路才輕松,青春不屬於安逸,安逸是壹潭死水,跳進去就出不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