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硯及其產地為:指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廣東肇慶市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山西新絳縣的澄泥硯。
1、洮河硯因洮河而得名,簡稱洮硯,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石硯。洮河硯,以其細密晶瑩、清麗動人、石紋如絲,似浪滾雲湧等特點,為歷代皇家所珍藏,備受文人雅士青睞。
2、端硯出產於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距今已有壹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制造端硯,壹般要經過采石。選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3、歙硯,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棗銀察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
4、澄泥硯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壹,凳茄傳統書法用具之壹,盛於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制而成因燒的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壹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搏簡通等品種。
中國最貴重的巨硯價格:
最貴重的巨硯當屬海南三亞南山寺的中華第壹硯,該硯長十米,重三十六噸,列1999年世界吉尼斯記錄,成為南山標誌,評估值達人民幣三億元。眾多達官顯貴、高僧大德、社會名流都去參觀瞻仰、留下墨跡,該硯乃國之珍寶。
除石硯以外,我國還生產過壹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硯。漢代有瓦硯、陶硯、玉硯、鐵硯和漆硯,晉代有木硯、瓷硯和銅硯,唐代有泥硯,宋代有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和天然硯,明代有化石硯,清代有紙硯,而今有橡皮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