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的拼音是:shāng
壹、解釋
觴,漢語壹級字,讀作shāng ,形聲。從角,傷(shāng)省聲。金文從“爵”。本義為古代盛酒器。作為動詞時有敬酒,飲酒的意思。
二、典故
羽觴(觴音如“商”)是中國古代的壹種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雙耳,有時也有餅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稱其為耳杯。羽觴出現於戰國時期,壹直延續使用至漢晉,其後逐漸消失。張衡《西京賦》: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漢書.孝成班婕姝》:酌羽觴兮消憂。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三、組詞
佐觴?、走斝飛觴、走斝傳觴、竹枝觴、周觴、中觴、重觴、禦觴玉觴、侑觴、羽觴隨波、羽觴、引觴、瑤觴、野觴、燕觴、宴觴、燕羽觴、壹觴壹詠、行觴、獻觴、銜觴、霞觴、壽觴、黍觴、升觴、觴詠、觴客、觴燕、觴豆、觴祝、觴杓、觴行、觴弊、觴濫、觴傳、觴醳、觴歌、觴竇、觴酒豆肉、觴宴、觴賓、觴酌、觴觥、觴弦、觴令、觴政、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