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請君入甕的原文及成語故事

請君入甕的原文及成語故事

全文翻譯

《請君入甕》

  周興和丘神勣壹起串通謀反,太後命令來俊臣審訊他。來俊臣在和周興壹邊吃飯壹邊研究事情的時候,對周興說:“犯人大多不肯招供,應當采取什麽辦法?”周興說:“這很容易,拿壹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烤,讓犯人進到裏邊,什麽事敢不承認!”

  來俊臣於是找來壹個大壇子,按周興的方法周圍升起炭火,站起來對周興說:“宮內有人遞出狀辭檢舉妳謀反,請兄進到這大壇子裏去吧!”周興驚恐萬狀,連忙叩頭認罪。

原文

《請君入甕》

周興與丘神勣通謀,太後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成語故事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壹批酷吏。其中有兩個最為狠毒,壹個叫周興,壹個叫來俊臣。

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壹回,壹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裏,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

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裏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壹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壹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也擔待不起呀。

這可怎麽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壹條妙計。他準備了壹桌豐盛的酒席。

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裏。兩個人妳勸我喝,邊喝邊聊。

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壹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壹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

周興陰笑著說:“妳找壹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裏,妳想想,還有什麽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擡來壹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裏有人密告妳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甕裏吧。”

周興壹聽,手裏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壹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寓意

來俊臣本身也是壹個酷吏,他非常了解周興的辦案風格和特點,知道用自己的方法未必可以解決武則天交給自己的任務,所以設了壹個非常巧妙的局,讓周興自己布個局,然後再將他置於這個局之中。這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經典代表。

在這個成語故事裏,來俊臣用那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極為巧妙地懲治了周興。從心理特點上說,這既代替善良的人們實現了"懲惡揚善"的心理願望,同時又警示作惡多端的人小心將來落得自作自受的可悲下場。

相關人物

1、周興

武則天朝著名酷吏。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他少年學習法律,入仕後在尚書省任都事,累遷司農少卿、秋官侍郎,執掌刑獄。他極力支持武則天當政,曾上疏要求取消李唐宗正屬籍,因而受武則天重用,擢任尚書左丞。他“屢決制獄,文深峭,妄殺數千人”。

公元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以新興政治勢力的總代表,操縱了李唐王朝的最高權力。嗣聖元年(684)二月,她廢了中宗李顯,自己臨朝稱制,獨攬朝政。為了鞏固最高統治地位,武則天除了動用軍隊鎮壓武裝反抗勢力之外,又大興告密之風。

大開詔獄,推行高壓控制政策,“內縱酷吏周興、來俊臣等數十人為爪吻,有不慊若素疑憚者,必危法中之”。周興正是在這種政治條件下,仗勢橫行,肆意濫殺的。他與別的酷吏相互勾結,揣測武則天之意,專以告密誣陷為事,捕將相,殺官吏,以致“朝野震恐,莫敢正言”。

2、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後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壹壹位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壹,後世將其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十四歲時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

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史稱“神龍革命”。中宗恢復唐朝後,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705年11月,武則天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武則天在位前後,肆殺唐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詩四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