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字筆畫順序如下:
筆畫數:9畫
筆順:ノフノ丨フ壹丨壹丶
讀寫:撇折撇豎折橫豎橫捺
獨(拼音:dú),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此字始見於戰國 。此字本義是指單獨, 由單獨義引申出孤單、獨特、獨裁、僅僅等義。
形聲字。從犬,蜀聲。“蜀”本為葵中蟲,字形從“蟲”,像頭身之形。字形4為省體,作從目、從蟲,字形3為隸書變體,從目、從禸,以“禸”換“蟲”,“禸”本像蟲子、鳥獸等的長尾巴,後獨立出來,泛化為禽獸的標誌性構件,如“禽”、“萬”等。
現代漢字簡化時,采用宋代省略聲符壹部分的俗字,簡化為簡體字“獨”。本義為單獨。《說文》:“獨,犬相得而鬥也。羊為群,犬為獨也。”段玉裁註:“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群。”意為羊喜歡結群,狗性好鬥,多獨處。
《詩·小雅·正月》:“念我獨兮,憂心京京。” 由單獨義引申出孤單、獨特、獨裁、僅僅等義。
說文解字
犬相得而鬬也。從犬蜀聲。羊為羣,犬為獨也。壹曰北嚻山有獨?獸,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馬。徒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