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醉如泥,拼音:làn zuì rú ní,醉得癱成壹團,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樣子。
出處:《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壹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唐〕李賢註:《漢官儀》此下雲:“壹日不齋醉如泥。”
故事:掌管宗廟禮儀的官員周澤,以身作則,常常齋戒後睡在齋宮裏面。他的妻子憐惜他年老多病,來探望老公。不料周澤壹見妻子,非但不感激妻子的慰問,反而大怒,以妻子觸犯了齋戒期間禁令的名義,將妻子下獄謝罪。
當時的人很同情周澤妻子的遭遇,作了壹首詩表達這種同情:“生世不諧,作太常妻,壹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壹日不齋醉如泥。”意思是說周妻命不好,嫁給太常周澤做妻子後,壹年三百六十天,周澤有三百五十九天都在齋戒,還有壹天雖然沒有齋戒,但卻喝得爛醉如泥,周妻等於守活寡。
造句:就好比我現在用這雙眼睛看周圍壹切都處於靜止狀態,好模糊又好清楚,這不是自相矛盾嘛,想想人本來就是壹個自相矛盾體,被大雨淋濕全身生病卻說那叫灑脫;喝得爛醉如泥心痛加劇卻說那叫舒暢;癡迷網絡廢寢忘食卻說那叫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