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劫不復」指人壹旦墮入無間地獄,雖歷經萬次世界毀滅那麽久的時間,也不易投胎為人。
語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
後用「萬劫不復」比喻無法挽救的行為或命運。
典源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1>怖心難生,善心難發,故經雲:「勿輕小罪,以為無殃。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剎那2>造罪,殃墮無間3>。
壹失人身,萬劫不復。
壯色不停,猶如奔馬。
人命無常,過於山水。
今日雖存,明亦難保。」
眾等各各壹心,勤修精進,慎勿懈怠懶惰,睡眠縱意。
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代深悔。
〔註解〕(1)《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簡稱《梵網經》。
本書內容卷上前有〈梵網經序〉壹篇,標為晉.釋僧肇撰,而〈梵網經菩薩戒序〉則置於卷上末與卷下之間,未註明序為何人所作。
按今所見《梵網經》為五代十國後秦.鳩摩羅什所譯,故本篇至晚當不晚於五代十國.後秦。
(2)剎那:本為佛教用語,指壹個起心動念之間。
義為瞬間,表極短的時間。
(3)無間:指無間地獄。
典故說明 佛家稱世界壹成壹毀為壹劫。
萬劫,指極長的時間,有永遠的意思。
唐代李白〈短歌行〉說:「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西遊記》第二回說:「把妳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妳萬劫不得翻身!」用的都是這個意思。
至於「萬劫不復」,這句成語本來是說人壹旦墮入地獄,雖經萬次世界毀滅那麽久的時間,也不易投胎為人。
在佛教經典〈梵網經菩薩戒序〉中,勸人要「自知有罪當懺悔,懺悔即安樂,不懺悔罪益深」,意思就是要人如果自知有罪,要能懺悔才能安樂;不知懺悔,將加深罪惡。
這篇經文另外還說:壹個人如果不對罪惡存有戒慎之心,就容易縱情懈怠,所以不要輕視小罪過,以為沒有關系。
要知道罪惡之心就像小水滴,不去理會,終究會積滿成大缸水,那就是大罪惡了。
壹個人在剎那間犯了罪過,死後將墮入無間地獄,雖歷經萬劫那麽久的時間,也不易回復人身。
這就是「萬劫不復」這句成語的出處和原義了。
後來「萬劫不復」被用來比喻無法挽救的行為或命運。
例如:「他的毒癮已深,已淪入萬劫不復之境,想救也來不及了。」
書證 01.《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梵網經菩薩戒序》:「剎那造罪,殃墮無間。
壹失人身,萬劫不復。
壯色不停,猶如奔馬。」
(源)02.《景德傳燈錄.卷壹九.韶州雲門山文偃禪師》:「莫將等閑空過時光;壹失人身,萬劫不復,不是小事,莫據目前。」
03.《蕩寇誌》第三三回:「那時天王震怒,使爾等窮苦而死,貶入無間地獄,萬劫不復人身,悔之而不及耳!」 用法說明 壹、語義說明佛教謂人壹旦墮入地獄,雖歷經萬次世界毀滅那久的時間,也不易投胎為人。
使用類別用在「下場淒慘」的表述上。
例 句<01>如有惡念應立即拔除,才可免入萬劫不復之境。
<02>這些人心腸如此之壞,如不知省悟,恐將萬劫不復。
<03>妳壹旦壞了心腸,拋妻棄子,來日下場勢必萬劫不復。
<04>這種萬劫不復的惡行,豈只不可為,連想都不應該想。
<05>妳如果不聽我勸,及時悔改,終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二、語義說明比喻無法挽救的行為或命運。
使用類別用在「無法挽回」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的毒癮已深,已淪入萬劫不復之境,想救也來不及了。
<02>自然生態往往壹經破壞,立即萬劫不復,即使人類費盡所有心力,恐怕也難以恢復原貌。
近義詞:
反義詞: 辨識 參考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