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每況愈下 成語簡解 編號 : 1360 成語 : 每況愈下 註音 : ㄇㄟˇ ㄎㄨㄤˋ ㄩˋ ㄒ|ㄚˋ 漢語拼音 : měi kuàng yù xià 參考詞語 : 每下愈況 釋義 : 義參「每下愈況」。見「每下愈況」條。 Emoji符號 : 每況愈?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每況愈下”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此處所列為「每下愈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有壹次,東郭子問莊子:「所謂的『道』,究竟在什麽地方?」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說:「請妳舉出具體的例子,清楚指明。」莊子說:「在螻蟻身上。」東郭子說:「高妙的『道』,為什麽會在這樣卑下的地方呢?」接著莊子又舉了愈來愈卑下的例子,如:稊稗、磚瓦、屎溺。東郭子聽到後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妳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壹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只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不易長肉,如果這部分的肉愈多,就可以知道豬只愈肥。因此,當獲問這個問題時,市場管理員回答說:『愈是下部細微的地方,肥瘦的差別就愈明顯。』」莊子用這個例子做比喻,主要是要讓東郭子了解:「道」是無所不在的,愈是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就愈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壹個成語,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要了解這句成語須從《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典源 : 此處所列為「每下愈況」之典源,提供參考。《莊子.知北遊》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1>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2>。」莊子曰:「 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3>。」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4>。」曰:「何其愈甚邪?」曰:「 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5>。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6>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鹹三者,異名同實,其指壹也。……」 〔註解〕 (1)惡:音ㄨ,何處、那裏。 (2)期而後可:指明所在才可以了解。 (3)稊稗:音ㄊ|ˊㄅㄞˋ。兩種壹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稱,此處泛指小米、野谷之類。 (4)瓦甓:瓦片、磚塊。甓,音ㄆ|ˋ。 (5)質:主體、根本。 (6)監市履狶:市場管理員踩踏豬的小腿而知豬的肥瘦。狶,音ㄒ|,豬。 書證 : 01.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六.東坡壹》:「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02.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三》:「南宋儒者似又竊釋氏緒余,此即莊子所謂每況愈下也。」 成語接龍
“下”字開頭的成語
下筆成章 下裏巴人 下井投石 下筆成篇 下筆成詠
“每”字開頭的成語
每下愈況 每況愈下 每變愈下 每下愈篤
“下”字結尾的成語
騎虎難下 雙管齊下 瓜田李下 寄人籬下 七上八下 江河日下 聲淚俱下 每況愈下 十行俱下 依人籬下 五行俱下 五行並下 言淚俱下 辭淚俱下 移手上下 七行俱下 膾炙天下 每變愈下 數行並下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每況愈下。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每況愈下。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每況愈下”分成的單字詳解:
每, 況, 愈, 下。
名稱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郵件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系,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正文 請輸入留言內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