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出家人其實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種,修行作為出家人,可以分為內修和外修,所謂內修就是修的是心法,而外修則修的是戒律,壹些戒律在壹些修行人的心裏是非常重要的。
《菩提道次第論》講到,合格的善知識應當具備十個條件。但現在這個時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識希望渺茫,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還是有底線的,至少要符合三個條件。壹是具備正見,否則就會誤入歧途;二是持戒清凈,這是代表善知識的德行;三是有教導弟子的悲心,不然也是無緣依止的。
怎樣確定善知識是真修行呢?確實有壹定難度。很多時候,真正的修行可能是我們看不出來的。凡夫往往容易執著於壹些表象,比如是不是穿著破衣服,是不是每天吃壹頓飯,是不是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等等,以類似標準來考量其修行功夫。當然,這些也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是最關鍵的。
因為佛法是心地法門,所以,修行主要是體現在內證境界,體現在用心方式,而不僅僅是衣食住行等外相。作為學人,如果沒有壹定見地,要抉擇真善知識確有難度。在我們不具備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壹些教界公認的善知識,相對會比較安全。
出家人作為四大皆空之人,但很多方面是與平常人有很多的不同,他們已經去除了凡事的生死觀念。只是在做著壹些,參禪念佛,看經禮拜,進行著種種法門,而且還壹心向佛,各位修行第壹,要放下壹些執念的心,不能生氣,不能有很多的欲望,無欲則剛,這是佛教最重要的壹點,那麽如何去接掉這些欲望的,那就要用戒,有內戒和外戒之分。
而在壹些出家人的修行方面,有壹些禪修,要把握壹些最基本的原理,比如說打坐各種方式以及操作入門,突破都是非常有有方法的。第壹就是坐禪,坐禪之後呢,要入靜入境之後方能得禪悟,進行壹些參悟禪修。
而作為外修的出家人哪第壹要做的就是能夠耐得住枯燥的寂寞,這樣就是要把壹些凡人的妄念都去掉,凈化內心,修養心性。
壹般修行步驟是有早課,然後再五體投地進行禮拜,再進行誦經念。吃完早飯之後,再進行坐禪,開靜,坐禪止靜參悟。
作為現在的出家人來說,其實修行的方式手段已經特別特別的多,特別對佛學的這些研究,進行了壹些互聯網方面的學習,特別像北京的龍泉寺,他們那裏的修行非常的有壹定的規律的,而且那裏的人學識也非常的高,都是壹些非常高的修行人家
作為出家人,最重要的還是進行參悟,如果參悟透了,自然而然的就是壹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