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簡述華盛頓會議舉行的背景、主要內容及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和後果)

簡述華盛頓會議舉行的背景、主要內容及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和後果)

答案: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美、英、日等戰勝國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於1921年11月12~1922年2月6日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又稱太平洋會議。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團參加。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會議的繼續,其主要目的是要解決《凡爾賽和約》未能解決的彼此間關於海軍力量對比及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會議最後簽訂3個條約:(1)《四國條約》。12月13日,美、英、日、法簽訂《關於太平洋所有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通稱《四國條約》。條約規定,締約各國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內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權利,壹旦遭受別國侵略行動的威脅時,締約國應協商采取有效措施。條約批準後,英日同盟即行廢除。(2)《五國條約》。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5國簽訂《關於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即《五國條約》。規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為5:5:3:1.75:1.75。規定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區所占有的島嶼的要塞壹律維持現狀,不得建立海軍基地或新的要塞,但日本本土和附近島嶼夏威夷群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除外。(3)《九國公約》。(4)會議期間,中日簽訂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規定日本在保留諸多特權的情況下將膠州德國舊租借地歸還中國。

華盛頓會議簽訂的各項條約和通過的決議案構成華盛頓體系。這壹體系是在承認美國占優勢的基礎上,確定了凡爾賽體系未能包括的遠東、太平洋區域的帝國主義國際關系體系,它是凡爾賽體系的補充。但它並未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此後,美日兩國之間在遠東及太平洋地區的爭奪愈演愈烈。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同支配的局面。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標誌著第壹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全球範圍內基本完成了對戰後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並支配著戰後的國際關系。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國際事務中發生的每壹個重大事件,無不直接或間接地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相關聯。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該體系自身存在的弊端與內在矛盾也不斷激化,並最終導致了它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