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蘇,秦始皇嬴政長子,只聞其名便知非凡人也。僅僅扶蘇這個名字就常常被人誇贊為中國美名之首,扶蘇之名來源於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橋松,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扶蘇意為樹木枝繁葉茂,足見始皇,對扶蘇之疼愛與厚望,希望扶蘇能讓秦朝代代相傳,世世興旺。而扶蘇也不負眾望,深得剛毅勇武,信人而奮士。且以仁義待人,有政治遠見。對始皇亦能直言進諫。秦始皇能在戰國七雄爭霸時代,壹統天下,非暴力不可為也,縱觀歷史,改朝換代,江山都是打出來的。
但是,當皇位到手之後,如果還在實施暴政是絕對行不通的,始皇壹統天下之後,仍不改暴戾之性治國。而扶蘇卻是非常有遠見卓識。當術士在背後評論秦始皇暴力時,始皇便要活埋術士460人。扶蘇勸諫道。天下剛定邊疆,百姓尚未歸附,儒生們群讀書,並效法孔子的言論,便要嚴厲刑法處置。恐天下不安,難定民心。而始皇卻大怒,將扶蘇發配邊疆與蒙恬壹起修築萬裏長城。
雖然復蘇的命運多是,始皇愚昧,但我以為扶蘇之死源於其愚忠與軟弱。始皇病重之時,曾令趙高寫好遺詔,將兵權交於蒙恬,扶蘇繼承皇位,只可惜詔書尚未送出,始皇卻不幸去世,趙高與李斯篡改遺詔,令小兒子胡亥陰謀篡奪了皇位,並偽造遺書,列扶蘇與蒙恬之罪行,令其自盡。
若不是公子扶蘇愚忠軟弱,怎麽可能照假詔自盡,蒙恬30萬大軍在手,何愁識不破奸計,繼承不了皇位。以至於秦朝傳二世便亡國。公子扶蘇,確實壹代佳人,但愚忠軟弱,以致英年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