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on/index.asp
中國專家翻譯網在線翻譯:
/
圖書文言文資料:
1 《文言文全解(初中卷)》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 《三點壹測叢書》(分冊類)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龍門書局
這裏有數以萬記篇文言文及其翻譯呦!
自己找妳需要的吧!
這些對妳以後的學習也有幫助呦! ^-^
另付文言文翻譯九法
保留法
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器具等,可保留不變。例如:
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勾踐滅吳》)
——“越王”是官名,“勾踐”是人名,“會稽”是山名,翻譯時保留不變。全句可譯為“越王勾踐退守在會稽山上”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嶽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是時間,“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全句可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貶到巴陵郡做太守”
補充法
古代漢語中有很多省略現象,翻譯時應補出省略的成份。例如: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
——動詞“告”的後邊省略了代詞“之” ,全句可譯為“項伯於是連夜騎馬奔馳到劉邦的軍營,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
荊州之民附曹者,逼(於)兵勢耳。(《赤壁之戰》)
——動詞“逼”後邊省略了介詞“於”,全句可譯為“荊州的百姓依附曹操的原因,是被他的兵勢所逼罷了”
刪除法
刪去不譯的詞。例如:
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夫”是發語詞,譯時應刪去。全句可譯為“晉國,有什麽滿足
的呢”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逍遙遊》)
——“之”位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應刪去
句可譯為“鵬鳥飛往南海時,激起的水花達三千裏。”
替換法
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現代詞。例如: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而”“翁”“汝”應分別換成“妳”“爹”“妳”。全句可譯為“妳
爹回來,自會和妳再算賬的”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將伐顓臾》)
——“邦”應換成“國家”。全句可譯為“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好好把守“
調整法
文言文中變式句(謂語前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較多,翻譯時,這些句子的詞序需要調整。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不余欺”調整為“不欺余”。全句可譯為“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誌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縉紳而能不易其誌者”調整為“能不易其誌之縉紳”,全句譯為“大宦官魏忠賢作亂時,能不改變自己誌節的官吏,中國這麽大,能有幾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