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朗讀時停頓在斜線標出位置:
《長歌行》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釋義: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
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雕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相關內容: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說的生命最好的那種狀態。青青的菜葉上,本身就充滿了生機活力,然後早上的甘露,在馬上就要出來的陽光下,這個露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會七彩紛呈。彩虹其實就是,雨水在陽光的作用下出現的。這是比喻生命最美好的狀態。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如果都被曬幹了,“萬物生光輝”就無從談起了!所以從“青青園中葵”菜葉上面的甘露,在陽光照射下的,那種生命的唯美狀態,推而廣之,就是“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翻譯過來就是,溫暖的春天的陽光,向萬物散布著生命的恩澤。
所以萬物呢,就充滿生機和光澤,這兩聯,其實說的是生命的唯美狀態。青春好年華嘛,什麽時間,什麽年齡,是生命的唯美狀態呀?當然是青春,當然是青少年的時候,就如朝露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七彩的光芒,玲瓏剔透。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所以年輕人,要珍惜時光啊,壹日之計在於晨,壹年之計在於春,那麽壹生之計呢?當然在於青春啊!所以惜時、努力,才是這首詩催人奮起的,給人警策的最關鍵之處。
所以從這個主題倒推回去,我們就知道,既然它主要談的是惜時和努力,它是對青春的贊歌,它其實著眼點是在時間上的。所以從“朝露待日晞”,到“萬物生光輝”、再到“焜黃華葉衰”,再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其實都說的是時間的流逝,最後才提出“少壯”和“老大”的對比嘛,這種說理就是水到渠成。所以這首詩有兩個重要的地方,除了它的主題之外,壹個就是它體現了,中國文化強烈的時間觀念。
其實這首詩在說壹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通過自然界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到“萬物生光輝”,再到“常恐秋節至,昆黃花葉衰”,再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說的都是什麽,以自然現象,比喻生命成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