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讀作:?hú或 gǔ或hè
基本解釋
1、鵠[hú]
鳥名,即天鵝,像鵝而大,羽毛白色,飛得高而快,生活在水邊?:~立(直立)。
2、鵠[gǔ]
射箭的靶子。[鵠的]箭靶子的中心,練習射擊的目標。
相關詞匯:
組詞:鴻鵠、鵠望、鵠的、鵠立、懸鵠、鵠蓋、鵠瀉、文鵠、鵠駕、鹓鵠 ?
同部首 鹔?鷴?鷹鳶?鵒?鳴?鸌?鴣?鴛 ?
同筆畫 強?散?焱?斐?朝?敬?曾?覃?啾?晴
組詞釋義:
1、鳩形鵠面[ jiū xíng hú miàn ]
鳩形:斑鳩的形狀,腹部低陷,胸骨突出;鵠面:黃鵠的面色。形容身體消瘦,面容憔悴。
2、鸞鵠停峙[ luán hú tíng zhì ]
像鸞鵠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孫賢俊。
3、刻鵠類鶩[ kè hú lèi wù ]
刻:刻畫;鵠:天鵝;類:似,像;鶩: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像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4、寡鵠孤鸞[ guǎ hú gū luán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5、鳶肩鵠頸[ yuān jiān hú jǐng ]
如鳶之聳肩,如鵠之伸頸。 形容伏案苦思的樣子。
6、畫龍刻鵠[ huà lóng kè hú ]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 同“畫虎刻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