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前壹句是什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前壹句是什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蘊含著哲理是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

出自南宋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其壹》。

全文: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翻譯: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壹面鏡子壹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壹起移動。要問為什麽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擴展資料:

這首詩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描繪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時,又蘊涵了理性的東西。“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壹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壹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凈,“壹鑒”的“鑒”,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鑒”是壹個意思。“半畝方塘”像壹面鏡子那樣打開了。

“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壹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凈,“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為壹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凈,心胸開闊。

這壹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著壹種理性的東西。很明顯的壹點是,“半畝方塘”裏邊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夠反映“天光雲影”;反之,如果很淺、很汙濁,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準確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