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荒年
[huāng nián]
農作物收成很壞或沒有收成的年頭兒;荒歉的年頭兒。
2、草荒
[cǎo huāng]
農田因缺乏管理,雜草叢生,妨礙了農作物的生長,叫草荒。
3、落荒
[luò huāng]
離開大路,向荒野逃去(多見於早期白話):~而逃。
4、荒疏
[huāng shū]
(學業、技術)因平時缺乏練習而生疏:因病休學,功課都~了。
5、荒亂
[huāng luàn]
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年月,民不安生。
6、荒廢
[huāng fèi]
該種而沒有耕種:村裏沒有壹畝~的土地。
7、荒原
[huāng yuán]
荒涼的原野:過去沙堿為害的~,變成了稻浪翻滾的良田。
8、耗荒
[hào huāng]
同“耄荒”。空虛。漢 揚雄《太玄·棿》:“鬼神耗荒,想之無方,無冬無夏,祭之無度。”範望 註:“耗,空也。荒,虛也。”
9、要荒
[yào huāng]
要,要服;荒,荒服。古稱王畿外極遠之地。亦泛指遠方之國。
10、撩荒
[liáo huāng]
拋荒。土地空著不種。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三節:“在土地的使用方面,撩荒的方式雖然還繼續存在,但比較進步的休耕制,在生產發達的地區已在逐漸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