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愛新覺羅·玄燁

愛新覺羅·玄燁

順治十八年 (1661年 辛醜) 正月 初二日,順治帝患痘,病危。召原任大學士麻勒吉、學士王熙起草遺詔。初七日,逝於養心殿。遺詔中對十八年的朝政進行檢討,***有十四項罪責。遺詔立第三子玄燁為太子,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輔佐年僅八歲的幼帝。初八日,遣官頒行遺詔於全國。初九日,玄燁即皇帝位;年號:康熙。

康熙元年(1662年 壬寅)

二月 鄭成功接受荷蘭侵略者揆壹投降。

三月 以滇南平,告廟祭陵,大赦天下。尊世祖山陵為孝陵。

四月 加上太祖、太宗尊謚。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父子於昆明。鄭成功逝。

五月 夏至,康熙帝親祭地於方澤。

八月 宗人府、禮部遵諭議王、貝勒、貝子等有願撫養女者,奏準撫養,隨養父母升降。

十月 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尊皇後為仁憲皇太後,母後為慈和皇太後。

十壹月 吳之榮告發莊廷鑨私修《明史》。

康熙二年(1663年 癸卯)

二月 慈和皇太後佟佳氏逝。

三月 莊廷鑨《明史》案發生。

五月 詔天下錢糧統歸戶部,部寺應用,俱向戶部領取,著為令。為慈和皇太後上尊謚孝康熙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皇後。奉移世祖梓宮往孝陵,奉安地宮。

六月 葬世祖章皇帝於孝陵,孝康皇後、端敬皇後與之合葬。

十壹月 改造福陵、昭陵地宮成,奉安太祖、太宗寶宮。

康熙五年(1666年 丙午)

正月 輔臣鰲拜與蘇克薩哈因換地相爭,自此鰲拜專權。

三月 輔臣索尼請皇帝親政,留中未發。

十壹月 輔臣鰲拜以改撥圈地,誣告大學士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連等罪,逮捕下獄。而輔臣中的索尼年老,遏必隆軟弱,蘇克薩哈望淺,俱不能抗拒鰲拜。

十二月 鰲拜矯旨殺蘇納海、朱昌祚、王登連。

 

康熙十七年(1678年 戊午)

正月 詔中外臣工各舉博學通才之人,以備顧問,由皇帝親試。大學士李霨等舉薦曹溶等71人,命赴京齊集請旨。

二月 制《四書講疏義序》。皇後鈕祜祿氏崩於坤寧宮,輟朝五日,謚曰孝昭皇後。

三月 吳三桂在衡州(今河南衡陽)稱帝,年號昭武。

七月 召翰林學士陳廷敬、侍讀學士葉方藹入值南書房。吳三桂於衡州稱帝。

八月 西洋國王阿豐肅使臣入貢。禦經筵,以《禦制詩集》賜陳廷敬等。吳三桂死。頒行《康熙永年歷》。

十月 皇四子胤禛生,母為烏雅氏。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己未)

正月 平定三藩之亂已取得階段性勝利,康熙帝禦午門宣捷。

三月 禦試博學鴻詞於體仁閣,授彭孫遹等50人侍讀、侍講、編修、檢討等官。修《明史》,以學士徐元文、葉方藹、庶子張玉書為總裁。

七月 視純親王隆禧疾。京師地震詔發內帑十萬賑恤。

八月 以地震禱於天壇。

康熙十九年(1680年 庚申)

四月 以學士張英等供奉內廷,日備顧問,下部優恤,高士奇、杜訥均授翰林官。命南書房翰林每日晚講《通鑒》。宗人府進《玉牒》。設武英殿造辦處。諭:凡放匠之處,妃、嬪、貴人等不許行走,待晚間放匠後方許行走。

十月 冊封胤禛之母烏雅氏為德嬪。

康熙二十年(1681年 辛酉)

正月 增置講官。

二月 皇太子胤礽就傅,以大學士張英、李光地為師。

三月 葬仁孝皇後、孝昭皇後於東陵昌瑞山陵。

七月 因平定三藩,賜宴於瀛臺,員外郎以上皆與,賜采幣。

十壹月 定遠平寇大將軍等率軍入雲南,吳世璠自殺,三藩之亂徹底平定。

十二月 以三藩平定禦太和門受賀,宣捷中外。加上太皇太後、皇太後徽號,晉貴妃佟佳氏為皇貴妃,冊封孝詔仁皇後之妹鈕祜祿氏為貴妃,晉惠嬪那拉氏為惠妃,宜嬪郭絡羅氏為宜妃,榮嬪為榮妃。頒發恩詔,賞賜宗室、外藩,予封贈,廣解額,舉隱逸,旌節孝,恤孤獨,罪非常赦不原者悉赦除之。是年,康熙帝詔見直隸巡撫於成龍,稱其為“清官第壹”。

 十壹月 南巡至江寧,謁明孝陵。回鑾時次曲阜,詣孔廟,瞻先聖像,講《日經》,詣孔林酹酒,書“萬世師表”,留曲柄黃蓋。是年,用施瑯議,於臺灣設府、縣等,隸福建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