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西河大鼓的經典唱段

西河大鼓的經典唱段

西河大鼓的經典唱段如下:

以《玲瓏塔》選段為例:

高高山上壹老僧,身穿衲頭幾千層。

若問老僧年高邁?曾記得黃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清壹澄,總***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個徒弟,八個弟子都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頭楞,二徒弟名叫楞頭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點,四徒弟名字就叫做點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蘆把兒,六徒弟名叫把兒葫蘆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隨風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隨風。

老師傅教給他們八宗藝,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青頭楞會打磬,楞頭青會撞鐘。

僧三點會吹管,點三僧會捧笙。

蹦葫蘆把兒會打鼓,把兒葫蘆蹦會念經。

隨風倒他會掃地,這個倒隨風他會點燈。

老師傅叫他們換上了壹換,不知道換成換不成。

這個楞頭青他打不了這青頭楞的磬,

青頭楞就撞不了楞頭青的鐘。

點三僧吹不了這僧三點的管,

這個僧三點捧不了點三僧的笙。

把兒葫蘆蹦打不了蹦葫蘆把兒的鼓,

蹦葫蘆把兒他念不了把兒葫蘆蹦的經。

倒隨風他掃不了這隨風倒的地,

那個隨風倒他點不了這倒隨風的燈。

老師傅壹見有了氣,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睜睜,八位徒弟個頂個的就要挨打,

從外面,又來了五位雲遊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講,罰他們後面去數塔玲瓏。

玲瓏寶塔,十三層,臨去數單層,回來數雙層,

誰要是數過來誰就是大師兄。

誰要是數不過來玲瓏塔,叫他罰跪到天明。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壹層。

壹張高桌四條腿,壹個和尚壹本經,

壹個鐃鈸壹口磬,壹個木魚壹盞燈。

壹個金鈴,整四兩,風兒壹刮響嘩楞。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三層。

三張高桌十二條腿,三個和尚三本經,

三個鐃鈸三口磬,三個木魚三盞燈。

三個金鈴,十二兩,風兒壹刮響嘩楞。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五層。

五張高桌二十條腿,五個和尚五本經,

五個鐃鈸五口磬,五個木魚五盞燈。

五個金鈴,二十兩,風兒壹刮響嘩楞。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七層。

七張高桌二十八條腿,七個和尚七本經,

七個鐃鈸七口磬,七個木魚七盞燈。

七個金鈴,二十八兩,風兒壹刮響嘩楞。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九層。

九張高桌三十六條腿,九個和尚九本經,

九個鐃鈸九口磬,九個木魚九盞燈。

九個金鈴,三十六兩,風兒壹刮響嘩楞。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壹層。

十壹張高桌四十四條腿,十壹個和尚十壹本經,

十壹個鐃鈸十壹口磬,十壹個木魚十壹盞燈。

十壹個金鈴,四十四兩,風兒壹刮響嘩楞。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三層。

十三張高桌五十二條腿,十三個和尚十三本經,

十三個鐃鈸十三口磬,十三個木魚十三盞燈。

十三個金鈴,五十二兩,風兒壹刮響嘩楞。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傳統曲藝曲種之壹。普遍流行於河北境內並流傳於周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在流傳過程中曾有過“大鼓書”、“梅花調”、“西河調”、“河間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稱,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創始人壹般認為是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起源時間約在清代道光、鹹豐年間。早期,西河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如《楊家將》、《呼家將》等。西河大鼓進入天津後,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著名藝人,產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以及20世紀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短段的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紛呈,展現出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