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萊菔出處《唐本草》拼音名LáiFú別名莢、蘆萉(《爾雅》),蘆菔、薺根(《說文》),羅服(《潛夫論》),蘿瓝(《漢書》晉灼註),雹葖(《經典釋文》),紫菘(《唐本草》,蘿蔔(孟詵),紫花菘、溫菘、蘿苗、楚菘、秦菘(《本草圖經》),土酥(《蔬食譜》),葖子(《癸辛雜識》),蘿白(《廣州植物誌》)。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冬季挖取鮮根,去莖葉,洗凈。原形態壹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根肥厚,肉質、大小、色澤、形狀不壹。莖租壯,具縱紋及溝,有分枝,多少有白霜。根生葉叢生,成琴形羽狀分裂,長達30厘米,疏生祖毛;莖下部葉琴形羽狀分裂,長12~24厘米,頂端裂片最大,先端鈍,兩側裂片4~6對,沿葉軸對生或互生,三角狀卵形,愈向下裂片愈小,先端銳,邊緣鈍齒狀或牙齒狀;莖上部的葉漸小,葉片矩圓形,長3~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短尖,邊緣有淺鋸齒或近於全緣;基部具短柄或近無柄。總狀花序生於分枝頂端;萼片4,線狀長橢圓形,綠色,外面帶淡紫色;花瓣4,倒卵狀楔形,具長爪,白色,淡紫色或粉紅色3雄蕊4強;雌蕊1,子房細圓柱形。長角果圓柱形,肉質,在種子處稍向內縊縮,先端具較長的尖喙。種子呈卵圓形而微扁,直徑約3毫米,紅褐色。花期3~6月。果期5~8月。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化學成份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各部分還測得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龍膽酸、羥基苯甲酸和多種氨基酸。鮮根含甲硫醇7.75毫克%、維生素C近20毫克%,因不含草酸,是鈣的良好來源。含錳0.41毫克%,硼約7毫克%(幹重)。又含萊菔甙。藥理作用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特別是對革蘭氏陽性細菌較敏感;有血清時,活力降低壹半;亦能抗真菌。萊菔根中的酸性物質對小鼠皮下註射3克/公斤或腹腔註射2克/公斤,皆無毒性,對兔皮下註射1克/公斤僅有輕微、短暫之毒性反應。另據報
詳見百科詞條:萊菔 [ 最後修訂於2009/12/8 0:25:27 ***3238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