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拼音組詞部首如下:
1、訪字拼音是:fǎng。
2、訪字組詞是:訪案、訪辦、訪別、訪泊、訪采、訪冊、訪查、訪察、訪春、訪逮、訪戴、訪單、訪道、訪德、訪第、訪斷、訪對、訪犯、訪購、訪古、訪珪、訪鶴、訪話、訪繪、訪婚、訪緝、訪稽、訪輯、訪接、訪舊、訪舉、訪看、訪覽、訪樂、訪理、訪歷、訪獵、訪壟。
訪論、訪落、訪覓、訪命、訪謀、訪募、訪拏、訪拿、訪牌、訪親、訪求、訪善、訪勝、訪實、訪世、訪事、訪書、訪俗、訪宿、訪索、訪談、訪覃、訪提、訪投、訪聞、訪問、訪賢、訪恤、訪尋、訪詢、訪訊、訪謁、訪義、訪議、訪引、訪英、訪宇、訪員、訪擇、訪兆。
3、訪字部首是:訁。
訪,漢語壹級字,讀作fǎng,最早見於篆文。本義是中央派人慰問邊域方國,後來擴大引申為專程前往問候、交流等。形聲字。從言,方聲。《說文》:泛謀曰訪。也就是廣泛地征求意見,咨詢對策。《書·洪範》:唯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
箕子是商之遺老,不是周的官員,正合泛謀之義。蔡傳雲:訪,就而問之。這是訪的另壹語義特征。因是廣泛咨詢,常常是到被訪者那裏去聽取意見。後咨詢義淡化,訪就成了拜訪、探訪義了。訪字未見先秦古文字形體。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亮切,妨去聲。《說文》:泛謀曰訪。徐曰:此言泛謀,謂廣問於人也。《爾雅·釋詁》:謀也。《玉篇》:問也。《書·洪範》:王訪於箕子。傳:謂就而問之也。《周禮·春官》:受納訪以詔王聽治。註:納謀於王也。
又議也。《楚語》:敎之令,使訪物官。註:訪,議也。物事也。使議知百官之事也。又《增韻》:及也,見也。《字匯》:謁見也。又方也。《前漢·高五王傳》:訪以呂氏,故幾亂天下。註:訪,猶方也。《字匯補》:與昉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