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平衡指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聯系。
在某壹生態系統內的生物(種類、數量)與非生物環境因素之間,通過相互制約、轉化、補償、交換等作用,在結構、物質和能量流通上達到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這種相對穩定狀態是依靠系統內的自我調控作用達到的,又稱自然生態平衡。
衡量壹個生態系統是否處於平衡狀態,主要標誌有:
①、系統結構的平衡,系統中生物種類、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②、系統功能的平衡,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還原者之間構成完整的、協調的營養級結構;
③、系統邊界物質與能量的輸入、輸出在數量上基本平衡。
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壹種相對穩定的、動態的平衡狀態。相對穩定是在某壹特定時間內,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在壹定變化範圍內保持穩定。
動態的平衡是因為生態系統是開放的系統,它不斷地有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而且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壹旦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某些因素發生變化,改變原有的平衡狀態,生態系統會依靠其自我調控能力進入壹個新的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