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裏很窮,便給壹家財主放牛。有壹天放牛歸來時過壹獨木橋,牛壹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壹間房子裏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裏有壹鼠洞,扒開壹看,原來是老鼠的壹個糧倉,裏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壹起煮了壹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禦廚熬了壹鍋各種糧豆混在壹起的粥。吃的這壹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要進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禱祝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壹年來的恩澤庇佑,並祈求來年繼續施恩。祭祀完後,鄰裏鄉親,親戚朋友之間,有互相贈送臘八粥的習俗,能夠很好的聯絡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