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柳永《雨霖鈴》:“楊柳岸,曉風殘月。”
例句:小草也在和風的吹拂下擺蕩著,好像隨著曉風在悄悄地唱歌起舞。
曉:
1、天明;現代漢語專指天剛亮。《說文·日部》:“曉,明也。從日,堯聲。”
2、清晨。簡文帝《侍遊新亭應令詩》:“曉光浮野,朝煙承日回。”
3、明白,了解。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視聽之所不曉,故聊記錄,以傳示子孫。”
4、告知,使明白。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
5、精通。龔自珍《大誓答問》:“又譯字之人,必華、夷兩通而後能之;讀古文之人,必古今字盡識而後能之。此班固所謂曉古今語者必冠世大師,如伏生、歐陽生、夏侯生、孔安國庶幾當之。”
風:
1、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尤指空氣與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運動。《淮南子·天文》:“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
2、風俗,風氣。《資治通鑒》:“今將移風易俗,其道誠難。”
3、風範,氣度,韻致。司馬遷《報任安書》:“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4、風聲,消息。《二刻拍案驚奇》:“但有知風來報的賞錢百兩。”
5、刮風,起風。蘇軾《教戰守》:“風則襲裘,雨則禦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