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風雅的意思是附庸:原指依附於諸侯的小國,這裏是附屬、追隨的意思;風雅:《詩經》有《國風》和《大雅》、《小雅》,後指詩文或文學才能。指壹些人結交學者名士或從事有關文化活動以裝點門面(假充斯文)。
1、讀音
fù yōng fēng yǎ。
2、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四十二回:歡喜便宜暗中上當,附庸風雅忙裏偷閑。
3、近義詞
見風使舵:舵:船上控制方向的裝置。看著風向轉舵。比喻隨機應變。也比喻看人眼色或勢頭行事,沒有自己的信念或立場。
忙裏偷閑:偷閑:擠出時間。在繁忙的情況下擠出壹點空閑的時間。
附庸風雅造句
1、他其實對藝術壹竅不通,卻偏要附庸風雅,在畫展前誇誇其談。他對每壹幅畫的歷史、背景、技巧、寓意等等都評論得頭頭是道,壹副內行的樣子。
2、自從附庸風雅的人多了,書價也水漲船高起來。原本只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和炫耀自己的知識而炒作起來的書價,如今已經飆升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3、老李自認行事光明磊落,對於別人的惡意中傷,完全不予理會,他認為自己沒必要和這種滿肚子是陰謀論的人附庸風雅。
4、舊時商界常以附庸風雅之舉來擺闊氣、裝門面,參與詩畫琴棋等方面的活動。商人們會在自己的府邸裏展示各種藝術品和文化珍品,以此來展示自己的品味和文化底蘊。
5、他那附庸風雅的舉止和收藏的名畫,只是為了滿足壹時的虛榮心。他並沒有真正地投入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中,只是為了在朋友和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品味和財富。他對藝術的了解並不深入,只是通過表面的裝飾來裝點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