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因羞慚而臉上出汗,泛指慚愧。
汗顏 [ hàn yán ]
詳細釋義
1、臉上出汗。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斵,血指汗顏。”
白話譯文:不擅長刀斧的人,在工匠面前很是慚愧緊張,臉上不禁冒出汗,手指也會削出血。
2、形容羞愧。
元 高文秀 《澠池會》第二折:“我若輸了呵,面搽紅粉,豈不汗顏。”?
郭小川 《贈友人》詩:“而我和妳,尤其是我付出的卻是那麽少、那麽少,以至永遠感到汗顏。”
近義詞:羞愧
筆順
擴展資料:
羞愧 [ xiū kuì ]?
釋義:感到羞恥和慚愧。
引證: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慶祝滬寧克復的那壹邊》:“自己在講堂上胡說了幾句便騙得聽眾拍手,真是應該羞愧。”
例句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壹回:眾人看著那婦人穿了衣服,起來又磕了兩個頭,同烏龜滿面羞愧,下船去了。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回:“ 寶釵再欲說話,見寶玉十分羞愧,形景改變,也不好再說,只得壹笑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