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從壹九六壹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壹句話:“雷鋒出差壹千裏,好事做了壹火車。”有壹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乘車,出檢票口的時候雷鋒,他發現壹群人圍著壹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原來這名婦女是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都丟了。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壹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裏,大嫂眼含熱淚地說:“小兄弟,妳叫什麽名字?是哪個單位的?”“我叫雷鋒,家就在中國,我是壹名解放軍。”
劉胡蘭 - 革命烈士 。1942年,劉胡蘭當上了兒童團團長,經常和小夥伴們站崗、放哨,掩護抗日幹部。1942年中***文水縣敵後工作委員會成立了。壹天,工委李書記來到雲周西村,傳達黨的指示,劉胡蘭聽了十分高興,積極為落實黨的政策出力辦事,她常隨武工隊員到敵人據點散傳單、貼標語,對敵人展開政治攻勢。就在這時,中***文水縣委委員張振晉同誌,隱蔽在雲周西村,秘密領導這壹帶的抗日工作。劉胡蘭經常受到他們的幫助和教育。1942年夏天,劉胡蘭和敵工站的劉站長,趁敵人據點唱戲的機會,偵察敵情,順利完成任務。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決定除掉漢奸劉子仁(住在保賢村),劉胡蘭知道後,經常操心劉子仁的行蹤,壹天劉胡蘭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見劉子仁向保賢村走上,馬上報告了區幹部,協助武工隊處決了漢奸劉子仁。
焦裕祿1953年6月,焦裕祿響應黨的號召,調到洛陽礦山機器制造廠參加工業建設。焦裕祿他在這個工廠擔任過車間主任、科長。在此期間,焦裕祿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壹年多。1962年6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又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同年12月,焦裕祿調到河南蘭考縣,先後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蘭考縣地處豫東大平原黃河故道,是個飽受風沙、鹽堿、內澇之患的老災區。焦裕祿踏上蘭考土地的那壹年,正是這個地區遭受連續3年自然災害較嚴重的壹年,全縣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年最低水平。他從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他拖著患有慢性肝病的身體,在壹年多的時間裏,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
孔繁森。新時期***產黨員的楷模孔繁森,更是壹位壹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好幹部。這位模範幹部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父母被震災奪走了生命。他將這3個孤兒接到家裏,擔負起養育責任。他的家境本來就不富裕,再加上每次下鄉總要接濟生活貧困的藏族群眾,有時不到半個月,工資就所剩無幾。領養了3個孤兒後,孔繁森經濟上更加拮據。為了不讓孩子們跟著他受苦,他悄悄地來到了西藏軍區總醫院血庫,要求獻血。護士認為他年紀已大,不適合獻血,他就懇求護士:"我家裏孩子多,負擔重,急需要錢,請幫個忙吧!"護士見孔繁森如此懇切,只好同意他的請求。1993年,他先後獻血900毫升,***收取醫院按規定付給的營養費900元,都用於生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