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旅遊(Virtual Tourism)的概念最早是由國外翻譯而來,而目前國內虛擬旅遊的發展還不成熟,對其研究時間還比較短,大家對虛擬旅遊的定義還未形成***識。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其概念範圍的界定、基本理念等越來越清晰。
徐素寧等人(2001)較早提出了虛擬旅遊的定義,認為如果通過互聯網或其他載體,將旅遊景觀動態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讓旅遊愛好者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遊覽路線、速度及視點,足不出戶就可以遍覽遙在萬裏之外的風光美景,這便是虛擬旅遊。
而肖朝輝(2003)則將虛擬旅遊簡單的歸結為,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景物的數字再現,通過遍布世界各地的intelnet網,人們足不出戶即可實現周遊世界的旅遊方式。
江輝仙等(2005)指出虛擬旅遊是建立在現實旅遊景觀的基礎上,通過模擬或超越現實景觀,構建壹個虛擬旅遊環境,使得參與虛擬旅遊的旅遊者能夠如同親臨其境般進行虛擬旅遊活動。
劉恩波(2006)從網絡平臺角度定義了網絡虛擬旅遊概念,並詳細說明了它的遊覽方式。
於萍(2008)則把虛擬旅遊的定義分為廣義虛擬旅遊和狹義虛擬旅遊兩種。廣義虛擬旅遊是指任何以非身臨其境的方式獲得旅遊景點相關知識和信息的過程;狹義虛擬旅遊則源於虛擬現實,指以包括虛擬現實在內的多種可視化方式,形成逼真的虛擬現實景區,使使用者獲得感性、理性等多種有關旅遊景點知識和信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