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蛇年手抄報

蛇年手抄報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壹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壹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壹)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壹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壹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小除夕

除夕前壹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31除夕:貼門神貼春聯放爆竹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壹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壹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蔔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壹活動。

接玉皇

舊俗認為竈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壹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贊同4|評論 2013-02-22 12:02戀馨雨露|壹級很久以前,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而且據說是中國的新年。對於中國人來說,它的重要程度和西方的聖誕節壹樣。這壹年壹度的慶典日期被定在了陰歷相當於格裏高利歷,所以假日改變的日期從壹月末變為二月初。 對於黃皮膚的中國人來說,這個解釋實際是始於春節的前夕結束於第壹個月圓之日的15。而第壹個月圓之夜壹般情況下被稱作元宵節,意味春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官方節日時間上結束。

春節在中國是最重要最流行的節日。很久以前,過春節時,人們常常需要整理打掃房間。並且去花市買些鮮花。春節期間,成年人常常要給小子壓歲錢。人們常要在壹起聚餐,有些人午夜還會吃餃子。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寓意的新年寄語及財神像和掛大紅燈籠等.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不遠千裏回到家裏。家人圍坐在壹起包餃子,用餃子象征團聚。正月初壹前有祭竈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

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如西方的聖誕節,是中國盛大的節日。孩子們非常喜歡春節的到來,因為每逢春節,孩子們就會有美味的佳肴,漂亮的衣服,和心儀的玩具。春節期間,無論身在何方的人們都會回到“老家”同家人度過。在這種喜慶的日子裏,人們往往做兩件事,壹是吃好,二是玩好。人們采購各種各樣的食物,做著各式各樣的美味,用不同方式盡情娛樂。

應該可以吧?夠短吧?歡迎采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