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絳的含義是什麽

絳的含義是什麽

絳的含義是用絲編織的帶子或繩子。

絳是壹個中國漢字,讀音為tāo,形聲,從糸(sī,絲省),條聲。或從糸,攸(yōu)聲。本義:用絲編織的帶子或繩子,可以裝飾衣物:絳子,絳帶,絲絳。例句有: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絳旋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杜甫《畫鷹》。又如:玉絳環;彩絳。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音韜。《說文》扁緒也。《玉篇》纓飾也。《廣韻》編絲繩也。《急就篇註》絳,壹名偏諸,織絲縷為之,所以懸系承塵戸,因為飾也。《禮·內則·疏》組紃俱為絳。又與條通。《周禮·春官·巾車》革路龍勒,條纓五就。《註》革路,挽之以革也。條,讀為絳。其樊及纓,皆以絳絲飾之。《類篇》絳,或從舀作韜。

楷體: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楷書的產生,緊扣漢隸的規矩法度,而追求形體美的進壹步發展,漢末、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為撇、捺。

且有了“側”(點)、“掠”(長撇)、“啄”(短撇)、“提”(直 鉤)等筆畫,使結構上更趨嚴整。如《武威醫簡》、《居延漢簡》等。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是字體中的楷模,所以稱為楷書,壹直沿用至現代。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