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相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相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相州是現在的河南省安陽市。

相州是古代州名,北魏置,北魏天興四年(401年)以鄴行臺所轄六郡(魏郡、陽平、廣平、汲郡、頓丘、清河)改設為相州,位於今河南北部安陽市與河北省臨漳縣壹帶。

臨漳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地處河北最南端,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山,東眺齊魯地,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稱譽。

總面積752平方公裏,轄7個鎮、7個鄉。臨漳古時稱鄴,是建安文學發祥地,佛教文化繁榮地,都城建設肇始地,西門豹投巫治水發生地,銅雀臺所在地,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歷史沿革

古鄴城初建於春秋時期,相傳為齊桓公所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鄴,把鄴城當作魏國的陪都,任命西門豹為鄴縣令。此後的西漢和東漢初年,鄴城是魏郡首府。

從東漢末年起,歷經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6個政權在這裏建都,達126年,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壹,有“六朝故都”之稱。

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鄴。北魏天興四年(401年)夏四月,北魏撤銷鄴行臺,以所轄6郡(魏郡、陽平、廣平、汲郡、頓丘、清河)改設相州(取商第十二代帝王河亶甲居相之義為州名,是為相州名稱之始),治所仍在鄴城。

孝武帝(元脩)永熙三年(534年)冬十月,高歡至洛陽,因孝武帝西去長安(稱西魏),遂立清河王亶世子元善見為帝(即孝靜帝),改元天平。高歡以洛陽久經戰亂,決議遷都於鄴,改相州為司州,史稱東魏,都鄴16年。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相州